
国资委工程银行保函实施
时间:2024-10-09
为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投标保证金管理,有效防范投标风险,国资委于2022年8月正式印发《关于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工程银行保函(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资厅财评〔2022〕25号),在国资委监管的42家企业中开展工程银行保函试点工作。这是国资委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规范中央企业投标保证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央企业投标保证金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企业投标保证金管理不规范,存在多头投保、虚假投保等现象,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也影响了企业的市场信誉。为解决这一问题,国资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开展工程银行保函试点工作,由国资委指定的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出具工程银行保函,用于投标、履约保证金,并承担保函所规定的保证责任。这是国资委首次在中央企业开展工程银行保函试点工作,是加强中央企业投标保证金管理、防范投标风险的一项创新举措。
国资委于2022年8月印发《通知》开展工程银行保函试点工作以来,在国资委监管的42家中央企业中,已有30余家企业参与试点,覆盖了建筑、电力、交通、电信等多个行业。各试点企业积极落实国资委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国资委指定的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四家银行积极配合试点工作,主动对接试点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提供保函服务,并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经过几个月的试点工作,工程银行保函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有效规范了中央企业投标保证金管理,防范了投标风险,促进了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减轻了企业财务负担。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企业已累计申请工程银行保函数百亿元,有效减少了企业投标保证金的资金占用,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减轻了企业财务负担。
二是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工程银行保函具有担保额度大、担保期限长、担保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投标竞争力,帮助企业中标更多项目,扩大市场份额。
三是促进了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工程银行保函的实施,规范了工程建设领域的投标保证金管理,防范了投标风险,维护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工程银行保函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为下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保函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国资委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国资委制定印发了《中央企业工程银行保函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保函的适用范围、担保金额、担保期限等,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各试点企业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保函申请、审核、管理等制度,确保试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是加强风险管控。国资委指定的银行加强风险管控,严格审核把关,防范保函风险。试点企业也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防范投标风险,确保保函资金安全。
下一步,国资委将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巩固扩大试点工作成果,持续推进工程银行保函实施,不断规范中央企业投标保证金管理,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扩大试点范围。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资委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纳入试点范围,惠及更多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完善保函制度。国资委将根据试点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工程银行保函制度,优化保函流程,降低保函成本,提高保函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国资委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监督管理,督促试点企业严格执行保函制度,规范保函使用,防范投标风险,确保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总之,国资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工程银行保函实施,不断规范中央企业投标保证金管理,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