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全工资按顺序受偿吗
时间:2024-08-07
在企业陷入困境、面临破产清算时,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员工工资的清偿顺序更是重中之重。实践中,法院可能会对企业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冻结其部分或全部资产。那么,在财产保全的情况下,员工工资是否还能得到优先清偿?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通常是被申请人)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以维护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到顺利执行而依法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财产保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方式,对被申请人的动产、不动产、银行存款、股权等财产进行限制。
财产保全制度的设立,旨在维护司法权威,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财产保全也可能影响到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特别是涉及到员工工资等社会公共利益时,更需谨慎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应按照以下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由此可见,员工工资在破产财产分配中享有优先受偿权,顺序仅次于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这一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保障将来生效判决的执行,并不会改变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换言之,即使企业的财产被法院保全,员工工资仍然享有优先清偿权。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案例支持这一观点。
例如,在某案例中,法院对一家濒临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了保全。随后,该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在破产财产分配时,法院认为,虽然企业财产已被保全,但员工工资属于优先清偿的范围,因此裁定优先从被保全的财产中支付员工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财产被保全后,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员工可以作为债权人参与到破产程序中,主张自己的工资债权,并要求法院在分配破产财产时优先支付。
(二)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员工的工资债权已经过法院判决确认或劳动仲裁裁决确认,但企业拒不履行,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强制执行。
(三)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等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不会影响员工工资的优先受偿顺序。即使企业财产被法院保全,员工仍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当然,在实践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员工应妥善保管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在维权时能够提供有效证明。
2. 员工应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一旦发现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应尽早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3. 员工可以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获取法律帮助,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
总之,保障员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在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更要加强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