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院财产保全的担保函范本
时间:2024-06-17
在涉及经济纠纷的诉讼过程中,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隐匿或挥霍财产,导致申请人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而为了保障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法院通常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
财产保全担保函是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向法院出具的承诺承担因保全错误而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的法律文书。一份规范、完整的财产保全担保函,不仅能提高申请财产保全成功的几率,还能有效避免法律风险。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几种情况,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通常需要提供担保:
1. 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2. 申请诉讼财产保全,但法院认为申请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造成被申请人损失的;
3. 法院认为需要由申请人提供担保的其他情形。
财产保全担保函根据担保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公司作为担保主体;
2. 个人作为担保主体;
3. 公司和个人共同作为担保主体。
一份完整的财产保全担保函,通常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 担保人信息:准确、完整的担保人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2. 被担保人信息:准确、完整的被担保人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3. 担保事项:详细说明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案件基本情况,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案由、诉讼请求、申请保全的财产等;
4. 担保范围:明确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范围,通常包括因法院错误采取保全措施给被申请人造成的直接损失,例如财产被查封、冻结造成的财产损失、保全期间财产价值贬损造成的损失等;
5. 担保金额:明确担保人愿意承担的最高担保金额,该金额通常应当与申请人申请保全的财产价值相适应;
6. 担保期限:明确担保期限,担保期限的起始时间一般为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日起,终止时间一般为法院解除保全措施、作出终审判决或裁定之日;
7. 担保方式:明确担保的方式,常见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并根据不同的担保方式列明具体的担保条款;
8. 违约责任:明确担保人在什么情况下构成违约,以及违约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9.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致:**人民法院
**担保函**
**担保人:**[公司全称](以下简称“担保人”)
住所地:[公司住所地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职务]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
**被担保人:**[法院名称]
**申请人:**[申请人姓名/公司名称]
**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姓名/公司名称]
**担保事项:**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因[案由]纠纷一案,申请人已向贵院提起诉讼/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并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担保范围及金额:**
为保障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担保人自愿为申请人提供担保,担保范围为因贵院在本案中错误采取保全措施给被申请人造成的直接损失,担保最高限额为人民币[金额大写](¥[金额小写])。
**担保期限:**
自贵院采取保全措施之日起至本案终审判决生效或贵院解除保全措施之日止。
**担保方式:**
保证。
**违约责任:**
若申请人败诉或贵院最终裁定驳回申请人的保全申请,担保人将按照贵院的裁定,在指定的期限内,向被申请人承担最高不超过人民币[金额大写](¥[金额小写])的赔偿责任。
**其他:**
1. 本担保函自担保人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担保函一式两份,担保人和被担保人各执一份。
**担保人:**[公司全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
**[日期]**
1. 上述担保函范本仅供参考,实际 drafting 时应根据具体案情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建议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起草和签署担保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法院财产保全担保函的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