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约怎样才能财产保全
时间:2024-06-08
婚约是婚姻缔结婚前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男女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其财产进行保全。婚约财产保全是指在婚约期间采取法律措施,防止婚约一方的财产受到另一方不当处置或转移的行为,从而保障婚约的顺利履行和婚约财产的完整性。
婚约财产保全有以下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婚约成立后,按照习俗给付的聘礼,可以按照聘礼的性质约定将来结婚时予以返还。给付聘礼后,双方解除婚约的,聘礼应当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五条规定:“婚前给付彩礼,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且未同居生活,应视为赠与,另一方有权请求返还彩礼;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或同居生活,因感情不和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婚姻解除或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是否返还彩礼以及如何返还,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判决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彩礼的数额;是否由给付彩礼一方负有导致婚姻解除或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过错;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婚约财产保全的方式主要包括:
签订婚前协议:婚前协议是婚约双方自愿订立的,对婚约财产等事项作出约定的书面文件。婚前协议可以明确婚约期间双方各自的财产所有权和处分权,并约定解除婚约时的财产返还方式,起到婚约财产保全的作用。 申请财产保全令:如果婚约一方认为婚约另一方的行为可能会对婚约财产造成损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令。人民法院在审查后,认为有必要采取保全措施的,可以依法冻结婚约另一方的财产,防止其转移、变卖或隐匿财产。签订婚前协议时,婚约双方应注意以下事项:
协议内容合法有效:婚前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序良俗。例如,协议不得约定一方放弃继承权或赠与对方巨额财产。 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协议双方应在自愿和清醒的情况下签订婚前协议,不得有欺诈、胁迫等情形。 li>形式要件齐备:婚前协议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并注明日期。对于涉及不动产或动产的约定,还应当进行公证或登记。申请财产保全令的程序主要包括:
证据收集:申请人应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婚约另一方的行为可能会对婚约财产造成损害,例如对方有转移或变卖婚约财产的行为。 提出申请:申请人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财产保全申请书,并提供证据材料。 审查和裁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将审查证据和申请人的理由,如果认为有必要采取保全措施的,将依法裁定冻结婚约另一方的财产。婚约财产保全应注意以下事项:
尊重婚约双方的意愿:婚约财产保全应当尊重婚约双方的意愿,避免因不当保全而损害婚约一方的合法权益。 适当采取保全措施:保全措施应当与婚约财产的价值和双方的经济状况相适应,避免过度保全给婚约一方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及时撤销保全措施:婚约解除后,应当及时撤销财产保全措施,解除对婚约财产的冻结。通过恰当采取婚约财产保全措施,婚约双方可以有效保障婚约财产的完整性,避免婚约因财产纠纷而破裂。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