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保全人提供担保的额度
时间:2024-05-28
在保全程序中,被保全人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担保,以取得财产保全。该担保额度的设定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被保全请求的数额 被保全人提供担保的履行能力 保全措施对被保全人造成的损害程度 案件的性质、复杂程度和主要证据 其他相关情况被保全人申请财产保全,一般需要提供被保全请求的书面材料,明确具体的保全数额。该数额应以能够有效保障所涉权利为原则,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被保全人提供的担保应当有足够的履行能力,以确保在判决生效或裁定解除保全措施后,能够履行担保义务。人民法院在审查被保全人提供的担保时,应综合考虑其财产状况、信誉状况等因素。
保全措施的实施可能对被保全人造成一定损害。因此,人民法院在设定担保额度时,应兼顾被保全人的权益,防止担保额度过高而对被保全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案件的性质、复杂程度和主要证据会影响保全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证据确凿、案件简单的,可以适当降低担保额度;对于证据不足、案件复杂的,可以适当提高担保额度。
此外,人民法院在设定担保额度时还应当考虑其他相关情况,例如:是否存在担保人、担保方式、担保物的性质、担保期限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担保额度的最终设定。
被保全人提供的担保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包括:
现金担保 银行保函担保 有价证券担保 不动产担保 其他经人民法院认可的担保方式在实践中,人民法院通常会采用以下担保额度计算公式:
``` 担保额度 = 被保全请求数额 x (1 + 适当的风险系数) ```其中的适当风险系数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0%-30%之间。
如果被保全人未按时履行判决或裁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执行被保全人提供的担保。
对于现金担保:直接扣划被保全人的存款 对于银行保函担保:发函要求银行支付担保金额 对于有价证券担保:拍卖或变卖有价证券,以获取担保金额 对于不动产担保:查封、扣押或拍卖不动产,以获取担保金额 对于其他担保方式:根据具体担保方式执行案例一:申请人诉请求被申请人支付货款100万元。申请人提供担保金额为20万元。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该担保金额与被保全请求数额相符,且被申请人提供了银行担保函,担保履行能力有保障。因此,人民法院决定准许申请人的财产保全申请,并设定担保额度为20万元。
案例二:申请人诉请求被申请人支付侵权损害赔偿金500万元。申请人提供了两套价值分别为3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不动产作为担保。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申请人提供的担保额度低于被保全请求的数额,且被申请人涉嫌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保全措施的必要性较高。因此,人民法院决定提高担保额度至400万元。
在保全程序中,被保全人提供的担保额度的设定至关重要。人民法院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担保额度,既要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避免担保额度过高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