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全算是立案吗知乎
时间:2024-05-31
什么是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中,为防止财产转移、隐匿等,依法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常见的财产保全方式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保全不属于诉讼立案程序,而是诉讼中的一个独立的阶段。
财产保全的申请条件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有具体的财产保全请求。 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隐匿、毁损或者变卖财产等行为。 申请财产保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财产保全的申请程序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财产保全的请求。 证据清单。人民法院在收到《财产保全申请书》后,应当及时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准予财产保全的,应当立即执行;裁定驳回财产保全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
财产保全的执行
财产保全裁定生效后,人民法院应当立即执行。财产保全的执行,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协助执行。财产保全期限一般为30日,可以根据需要延长。
财产保全的解除
财产保全期限届满后,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也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财产保全:
当事人双方的纠纷已经解决。 人民法院认为没有必要继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 当事人申请解除财产保全,人民法院认为理由正当的。财产保全的法律后果
财产保全一旦执行,将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权产生一定的影响。被申请人应当依法履行财产保全义务,不得转移、隐匿、毁损或者变卖财产。否则,人民法院将视情节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甚至对其处以罚款、拘留等处罚。
财产保全与诉讼立案的区别
财产保全与诉讼立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性质不同:诉讼立案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并正式开始审判程序的行为;而财产保全只是诉讼中的一种具体措施。 目的不同:诉讼立案的目的是解决纠纷;而财产保全的目的是防止财产转移、隐匿等。 时间不同:诉讼立案在案件受理后即行成立;而财产保全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临时采取的措施。 程序不同:诉讼立案需要经过立案审查、受理登记等程序;而财产保全只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即可。综上所述,财产保全不算是诉讼立案。财产保全是在诉讼中采取的临时性措施,目的是防止财产转移、隐匿等。在申请财产保全之前,当事人应先收集相关证据,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2修正)》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