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起诉状和财产保全**
起诉状送达的程序
送达起诉状是民事诉讼开启的重要环节。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提起诉讼时,应当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七日内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受理后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受理后五日内告知原告,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驳回起诉;对符合受理条件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通过补正手续予以纠正。**
送达方式
起诉状的送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邮寄送达:指人民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邮寄给被告。这种送达方式快捷、方便,但需要被告签收,如果被告拒收或无法联系,则送达不成立。
- 留置送达:指人民法院将起诉状副本留在被告住所,并在场所显著位置张贴送达回证。这种送达方式适用于被告下落不明或临时外出,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送达的情形。
- 转交送达:指人民法院将起诉状副本交由被告的近亲属或其他与被告有密切关系的人,并制作转交记录。这种送达方式适用于被告下落不明或拒不接收起诉状的情形。
- 公告送达:指人民法院在规定的地点连续张贴公告,并在公告中标明起诉状的主要内容和诉讼当事人信息。这种送达方式适用于被告下落不明或无法采用其他方式送达的情形。
不同的送达方式适用不同的情形,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送达方式。**
财产保全的程序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被告转移、变卖或毁损财产,以保证判决的执行而对被告的财产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申请时间
当事人可以在提起诉讼的同时或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申请条件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 有证据证明有财产保全的必要性。例如,被告有转移、变卖或毁损财产的行为,或者有隐匿财产的情形。
- 申请人为有财产保全请求权人。申请人一般是原告或者第三人,且需要对被申请人的财产具有合法权益。
- 申请财产保全的标的物是被告的财产。被告的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动产和不动产。
人民法院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应当重点审查上述条件是否具备。**
申请程序
财产保全的申请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提出申请: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书。
- 审查申请: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裁定准许财产保全;否则,应当裁定驳回申请。
- 执行保全:人民法院裁定保全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制作财产保全笔录。
财产保全措施的执行方式包括查封、扣押和冻结。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财产性质选择最合适的执行方式。**
解除或变更保全
在以下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解除或变更财产保全:
- 不符合财产保全条件的。
- 申请人撤回申请的。
- 申请人提供的担保不符合要求的。
- 裁定错误的。
- 当事人和解或者已经履行生效判决的。
财产保全的解除或变更程序与申请程序类似,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或变更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裁定。**
送达起诉状和财产保全的注意事项
在送达起诉状和申请财产保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起诉状副本应当与原件相一致,并加盖法院印章。
- 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申请的必要性。
- 人民法院在裁定财产保全前,应当听取被申请人的意见。
- 申请财产保全的担保人应当具有代为履行能力。
- 财产保全的措施应当适当,不能超出诉讼请求的范围。
正确送达起诉状和有效申请财产保全是保障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当事人应当了解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 : 财产保全工资提交材料
下一篇 : 小产权房财产保全做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