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前工资财产保全申请书
时间:2025-04-06
在劳动争议中,追索工资是常见的诉求。但现实中,部分单位在劳动者主张权利时,可能存在转移资产、隐匿财产等行为,导致判决生效后难以执行,劳动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此时,劳动者可以采取诉前工资财产保全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那么,什么是诉前工资财产保全?如何申请?需要哪些材料?以下将详细解读,为您提供全面、实用、权威的指南。
诉前工资财产保全,是指在劳动争议案件起诉之前,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被申请人即用人单位的财产采取冻结、查封等措施,以防止用人单位转移或隐匿财产,确保判决生效后能够得到实际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由此可见,诉前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同样适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保全工作的规定》第八条,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即用人单位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明确。
有具体的请求和事实根据:劳动者需要提供初步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转移、隐匿财产行为或可能导致将来判决难以执行的情况及相关证据。
事情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如用人单位有注销、破产清算、转移资产等行为,劳动者若不立即申请保全,可能导致用人单位财产减少,影响劳动者权益保障。
诉前工资财产保全的申请流程如下:
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劳动者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诉前工资财产保全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
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审查是否符合保全条件。
人民法院裁定是否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会根据审查结果,在7日内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将通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并立即执行。
申请诉前工资财产保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诉前工资财产保全申请书:申请书需要写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事实依据,以及具体的保全请求等。
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即劳动者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若委托律师代理,则需提供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和授权委托书。
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转移、隐匿财产行为或难以执行情况的证据:如用人单位注销公告、破产清算文件、资产转移证明等。
其他材料:如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有助于人民法院查找、控制用人单位财产的材料。
诉前工资财产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
姓名:李某某
性别:男
年龄:32岁
住址:北京市朝阳区某某路某号
联系电话:XXXXXXXX(申请人电话不公开)被申请人:
名称:某某某有限公司
住所:北京市海淀区某某路某号
法定代表人:张某某申请保全的事项: 请求人民法院冻结、查封被申请人银行账户存款人民币100000元,以确保申请人追索工资的诉求能够得到实际执行。
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事实依据: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因被申请人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申请人于2023年8月1日向被申请人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并要求被申请人支付拖欠工资。但至今被申请人仍未支付工资,且存在转移资产、隐匿财产等行为,导致申请人工资诉求可能无法得到实际执行。特此申请诉前工资财产保全,以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
具体事实依据如下:
申请人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欠条等证据,证明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被申请人拖欠工资情况。
申请人提供被申请人注销公告、工商登记信息变更记录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存在转移资产、隐匿财产等行为。
申请保全的财产情况: 被申请人在某某银行某某支行有银行账户,账户号为XXXXXXXX,账户类型为对公账户。申请人请求冻结、查封该账户存款人民币100000元。
申请人承诺: 若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诉前工资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愿意承担不应当采取保全措施所造成的被申请人的损失。
此致
人民法院申请人:
申请人及被申请人信息:需要写明双方的姓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若申请人委托律师代理,需提供律师信息。
申请保全的事项:需要明确申请保全的财产类型、金额或数量,以及保全的方式(冻结、查封等)。
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事实依据:重点阐明用人单位存在转移、隐匿财产行为或难以执行的情况,并提供相应证据。如用人单位注销、破产清算公告,银行流水记录等。
申请保全的财产情况:需要提供被申请人财产的详细信息,如银行账户信息,以便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承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保全工作的规定》第十九条,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申请人负有证明被申请人确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责任。若申请人无法证明,则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诉前工资财产保全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通过本文,您应该了解了诉前工资财产保全的含义、申请条件、流程及材料准备等关键信息。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您及时向人民法院咨询,或委托专业律师代理,以确保保全措施顺利进行,最大限度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