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资产保全 担保
时间:2024-10-01
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申请资产保全成为保障胜诉权益的重要手段。当一方当事人担心另一方当事人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转移、隐匿财产时,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资产保全。资产保全可以防止一方当事人通过转移或隐匿财产来逃避履行判决或仲裁裁决。此外,在申请贷款、担保时,申请人也可能被要求提供资产担保,以确保其偿还能力。本文将全面介绍申请资产保全和担保的相关知识,包括适用情形、申请程序、注意事项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项法律权利。
资产保全是指在诉讼或者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担心对方当事人转移、隐匿财产,致使将来的判决或者裁决无法执行或者难以执行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予以冻结、查封等措施,以保证将来的判决或者裁决能够得到实际履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申请资产保全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有明确的被保全人,被保全人可以是当事人,也可以是当事人以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 有具体的保全财产; 有保全的理由,包括申请人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以及对方当事人转移、隐匿财产,致使将来的判决或者裁决可能难以执行等情形; 没有或者采取代除保全措施不足以保障申请人的权益。在以下情形中,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提供担保,请求先予执行的; 涉及道路交通事故、医疗损害、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等侵权行为,受害人请求赔偿的; 涉及劳动报酬、抚养费、赡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申请资产保全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准备阶段:收集证据,包括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证据,以及能够证明自己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据; 提交申请: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写明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事实,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人民法院会作出采取保全措施的决定;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采取冻结、查封、扣押等措施对财产予以保全; 申请人提供担保:人民法院会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以保证被保全人因保全错误遭受损失时可以得到赔偿; 人民法院解除保全:在人民法院判决或者仲裁机构裁决后,申请人应当申请人民法院解除保全。在申请资产保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申请保全的财产应当与本案纠纷的数额相当,不得明显超过; 申请保全的财产应当是对方当事人全额所有的财产,如果是共有财产,应当提供其他共有人的同意书; 申请保全的财产应当是可以变现的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等; 申请人应当如实说明情况,提供真实、合法的证据,不得虚假保全; 申请人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以保证被保全人因保全错误遭受损失时可以得到赔偿。担保是指担保人为保证债权能够得到清偿而提供的担保物或承诺,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人按照约定承担担保责任,以自己的财产或信誉来保障债权的实现。
担保可以分为一般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一般担保是指担保人只在其所担保的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超过担保范围的部分不承担担保责任。连带责任担保是指担保人对债务承担与债务人相同的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或者担保人任何一方承担全部债务。
担保物是指担保人为担保债务的履行而提供的财产,包括抵押物、质物、定金等。担保物权是指债权人依法对担保物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