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财产保全诉讼第三人么
时间:2024-09-27
在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是保障胜诉权利人将来能够顺利执行判决、裁定的重要制度。通常情况下,财产保全的对象是当事人,即案件的原告或被告。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诉讼第三人也可能持有或控制着与案件相关的财产,他们是否也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呢?这在理论和实务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笔者认为,诉讼第三人也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本文将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以期厘清这一问题。
财产保全制度的设立,是为了防止债务人转移、隐匿财产,确保将来判决或调解书能够得到实际履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
从该规定可以看出,人民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前提是“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这里的“其他原因”是财产保全制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它扩大了财产保全的范围,使得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对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诉讼第三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除原告、被告之外,对案件的审理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他们虽然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但是案件的审理结果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将诉讼第三人纳入财产保全的范围,是符合财产保全制度设立初衷的。
另外,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来看,诉讼第三人作为财产保全对象也是有依据的。民事诉讼法坚持的是“利益衡平”原则,即在诉讼过程中,应当充分保障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如果诉讼第三人持有或控制着与案件相关的财产,而人民法院却不能对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那么一旦判决作出后,该第三人转移或隐匿财产,将会使判决难以执行,影响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显然是不符合“利益衡平”原则的。
在实务中,对于诉讼第三人是否可以作为财产保全对象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诉讼第三人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人民法院不能对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另一种观点认为,诉讼第三人也可以作为财产保全对象。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虽然诉讼第三人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但是这并不影响人民法院对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并不需要经过诉讼程序,也不需要诉讼第三人成为案件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只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即可。
在实务中,人民法院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也是有先例的。例如,在某合同纠纷案件中,人民法院在受理原告对被告的起诉后,发现被告已经将名下的房屋过户给其妻子。为了防止该房屋被再次转让,影响将来判决的执行,人民法院对被告的妻子即诉讼第三人采取了查封房屋的财产保全措施。
从该案例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如果人民法院不能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那么被告很可能会利用诉讼第三人的身份,将财产转移或隐匿,从而逃避执行。
虽然诉讼第三人也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法院可以随意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在决定是否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诉讼第三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这里的“有利害关系”,是指诉讼第三人持有或控制着与案件相关的财产,或者其行为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审理结果。如果诉讼第三人只是案件的旁观者,与案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那么人民法院就不应对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二)诉讼第三人持有或控制着与案件相关的财产。如果诉讼第三人不持有或控制与案件相关的财产,那么对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三)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由当事人提出申请。人民法院不应主动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四)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人民法院在决定是否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确有必要,才能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当事人提出申请。当事人发现诉讼第三人持有或控制着与案件相关的财产,或者其行为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审理结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二)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如果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如果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驳回申请。
(三)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人民法院决定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并送达诉讼第三人。
(四)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应当及时执行,确保财产保全措施得到实际落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诉讼第三人也可以作为财产保全的对象。这不仅有理论基础,而且在实务中也是可行的。当然,人民法院在决定是否对诉讼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确保财产保全措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