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全房能拍卖么
### 定义与含义
“
财产保全房”是指在
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为了保证诉讼或仲裁的顺利进行,
法院或仲裁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的一种先行性保护措施,旨在防止被申请人处分、转移或隐匿财产,从而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 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在作出判决前,先行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保全申请人应当提供
担保,申请保全的财产已经被查封或者冻结的除外。担保的范围应当与采取保全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相当。”
### 拍卖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变更拍卖、变卖;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因此,是否拍卖财产保全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诉讼或仲裁已经作出判决或裁决,确认申请人胜诉;
* 被申请人未履行判决或裁决确定的义务;
* 财产保全房属于被申请人的合法财产;
* 申请人已提供相应的担保;
* 无案外人对拍卖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
### 拍卖程序
**1. 申请拍卖**
申请人向执行法院提出拍卖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 判决书或裁决书的副本;
* 申请保全的担保证明材料;
* 财产保全查封/冻结情况证明材料;
* 拍卖标的清单。
**2. 审查拍卖申请**
执行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裁定准予拍卖。
**3. 拍卖公告**
执行法院发布拍卖公告,公告应当包括:
* 拍卖标的名称、数量、起拍价;
* 拍卖时间、地点;
* 竞买人的资格条件;
* 保证金的交纳方式和数额;
* 成交方式。
**4. 组织拍卖**
执行法院委托拍卖机构组织拍卖。拍卖采用公开拍卖或网上拍卖的方式。
**5. 拍卖成交**
竞买人出价最高,履行了标的价款和手续费后,拍卖成交。
### 注意要点
**1. 保证金**
申请人提出拍卖申请时,需要向执行法院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如果申请人竞拍成功,该保证金将转为标的价款的一部分;如果申请人不竞拍成功,则该保证金将予以退还。
**2. 竞买资格**
参与拍卖的竞买人应当符合拍卖公告规定的资格条件。一般来说,涉案人员、执行法院法警、评估人员以及委托拍卖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加竞买。
**3. 拍卖成交价**
拍卖成交价不得低于保全标的物的评估价值。如果拍卖成交价高于评估价值,超过部分的价款归被执行人所有。
**4. 拍卖善后**
拍卖结束后,执行法院将拍卖所得价款根据判决或裁决确定的顺序分配给申请人和债权人。
**5. 法律责任**
如果申请人提供虚假担保或编造虚假债务,导致被执行人财产被错误拍卖,申请人需要承担责任。
### 总结
财产保全房能否拍卖,需要根据诉讼或仲裁的进展、担保情况、案外人异议以及拍卖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法院可以依法拍卖财产保全房,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