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中财产保全需要费用吗?
财产保全是执行程序中为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所采取的措施。在执行程序中,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防止被执行人转移或变卖财产,影响执行。而在执行中进行财产保全是否需要支付费用一直是当事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对执行中财产保全的费用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哪些执行措施需要费用?
并非所有的执行措施都需要当事人承担费用。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执行措施需要申请人承担费用:
- 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查封是指查明、登记,并限制被执行人对财产处分的执行措施;扣押是指将被执行人的财产移交执行法院或执行法院指定的场所保管的执行措施;冻结是指限制被执行人对银行存款、债券等财产处分的执行措施。这三项措施均需要执行法院委托执行机构或有关单位进行,因此产生相应的执行费用。
- 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拍卖指将被执行人的财产公开出售,所得价款用于偿还债务的执行措施;变卖指将被执行人的财产私下以协商价格出售的执行措施。拍卖、变卖需委托拍卖行或变卖机构进行,同样产生执行费用。
- 评估被执行人的财产:评估是指评估被执行人的财产价值的执行措施。评估通常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 执行中涉及诉讼的其他费用:比如申请异议之诉、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和解确认之诉等诉讼中产生的诉讼费、保全费等。
二、执行中财产保全的费用如何计算?
执行中财产保全的费用主要包括:
- 执行机构费用: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执行措施的执行费用,由执行机构按规定收取。
- 储存保管费用:因查封、扣押等执行措施产生的财产储存、保管、养护等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 拍卖、变卖费用:包括拍卖行或变卖机构收取的佣金、宣传费、鉴定费等费用。
- 评估费用:由申请人委托的评估机构收取的评估费用。
- 其他诉讼费用:如有涉及执行中的其他诉讼,则产生的诉讼费、保全费等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具体费用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当事人可以在执行法院查询具体费用标准。
三、执行中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
执行中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原则为,申请财产保全的当事人先行承担,最终由被执行人承担。即申请人支付费用后,在执行程序中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处分被执行人财产所得的价款,应当优先用于支付财产保全费用。
若执行中查封、扣押的财产无法拍得或者变现,申请财产保全的当事人垫付的执行费用,不得向被执行人追偿。执行中查封、扣押的财产经评估后其价值不足以支付保全费用的,执行法院可以裁定由申请财产保全的当事人承担不足部分的费用。执行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不予追偿。
四、减免或缓缴财产保全费用的情形
在一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依据相关规定申请减免或缓缴财产保全费用:
- 对于生活困难的申请人: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依法减收或者缓收财产保全费用,也可以准许其分期缴纳。
- 法律援助案件:因经济困难,当事人无法承担诉讼费用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法律援助,执行费用由国库支付。
五、结语
执行中财产保全费用问题涉及申请人的经济负担和执行效率的保障。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需要对财产保全的费用有一定了解,以便更好维权。如果当事人在财产保全费用承担上有困难,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减免或缓缴,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 : 诉讼中求财产保全
下一篇 : 财产保全案被冻结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