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全后绩效也算工资吗
时间:2024-05-23
**一、财产保全的概念及作用**
财产保全是指司法机关为防止债务人逃避执行或转移财产,依法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以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
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① 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债务人隐匿或转移财产,影响债务履行;② 规范债务人的行为,促使其主动履行债务;③ 维护法律权威,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
**二、绩效工资的性质**
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实际业绩或绩效水平发放的工资形式。其特点包括:
**三、财产保全后是否可发放绩效工资**
财产保全后能否发放绩效工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此种情况下,债务人的经济能力和信用状况基本未受到影响,仍具备履行债务的能力。绩效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所得,不属于可供执行的财产,因此可以正常发放。
在这种情形下,绩效工资被视为债务人的可供执行财产,司法机关有权对其采取保全措施。此时,绩效工资将无法正常发放,需等待财产保全解除后才能领取。
四、例外情形:
在下列特殊情况下,即使债务人转移或隐匿财产,其绩效工资也不属于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正常发放:
**五、适用法律**
关于财产保全后绩效工资发放的法律规定主要有:
**六、建议及总结**
对于债务人财产保全后绩效工资发放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总之,财产保全后是否可发放绩效工资应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综合考虑债务人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以及绩效工资的性质和用途。司法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应兼顾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债务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依法公正处理。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