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案财产保全冻结不动产
时间:2024-05-19
刑事案财产保全冻结不动产
在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是侦查人员常采取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措施。所谓刑事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侦查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被指控的刑事被告人的部分或者全部财产采取的先予保全的措施。
刑事案件财产保全,属于诉讼保全的一种,是刑事诉讼过程中诉讼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为准备民事诉讼的提起和保障实现诉讼请求而依法对争议的财产申请法院予以先期保护的司法措施。因此,适用刑事案件财产保全是有一定的法定要件和范围的。
一、刑事财产保全的要件
1、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情形之一。对于刑事案件,只有具备特定的情形,侦查机关才有权对涉案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2、必须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涉嫌犯罪。也就是说,在侦查阶段,需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犯罪嫌疑,才会采取冻结财产的保全措施。
3、必须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会使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这一点与民事案件中的保全措施的要求相同,即需要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对被害人造成了损害。
4、必须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可能。这一点是刑事案件保全措施与民事案件保全措施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潜逃、转移、隐匿财产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需要采取保全措施防止被告人逃避制裁。
二、刑事财产保全的范围
刑事案件中,可以保全的对象应当是属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所有的财产。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需要关注的是,刑事保全的财产范围虽然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全部财产,但通常情况下,侦查人员或检察人员对涉案人员的财产采取的保全措施仅 限于能够弥补被害人因犯罪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范围内的财产。
三、刑事财产保全冻结不动产
在刑事案件中,不动产往往是涉案财财产保全的对象,尤其是对于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洗钱等经济犯罪,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隐匿不动产来逃避追诉。
对于不动产的查封、冻结,刑事诉讼法第120条有明确规定:采取查封、冻结措施后,应当立即书面通知被查封、冻结财产的人,并将冻结财产的情况通知有关单位。
在实践中,对于不动产的查封、冻结,侦查人员或检察人员一般都会到不动产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查封、冻结手续。办理冻结时,应当填写《不动产查封、冻结登记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材料: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办理冻结不动产,需要提前对不动产的身份进行确认,而不动产的查封、冻结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四、解除刑事财产保全
如果在刑事案件中,被采取保全措施的不动产实际所有人并不是被告人的,或者不动产是第三人的合法财产,或是随着案情的进展,认定被告人无罪,都可以向侦查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保全的申请,侦查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核实后将依法解除保全措施。
如果对侦查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解除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申请复议。
此外,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后,审理期间如果发现对诉讼无关的财产采取了保全措施,应及时解除保全措施。
五、结语
刑事财产保全冻结不动产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转移、隐匿财产,逃避制裁。然而,在采取保全措施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件进行,避免侵犯无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财产保全是一个复杂的法律程序,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建议当事人在遇到相关情况时,及时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咨询和代理,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