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诉讼保全期间改了吗
时间:2024-05-23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扩大了财产诉讼保全的范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可以采取财产保全的范围包括:
1. 诉讼标的物 2. 可能被执行的财产 3. 其他依法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 其中,"其他依法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是指法律、司法解释或者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确定的可以进行保全的财产。如某些知识产权、股权、电子数据等无形财产。 ### 保全金额的限制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财产诉讼保全的金额进行了限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保全的数额不得超过请求的数额或者可能被执行的财产数额。
该规定明确了保全金额不得高于诉讼标的额或可能被执行的财产数额,旨在防止滥用保全措施,保护被保全人的合法权益。 ### 保全原因的调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财产诉讼保全的原因进行了调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可以采取保全措施的情形包括:
1. 有证据证明有转移、隐匿、毁损或者即将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的行为,致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 2. 诉讼标的物可能因保管不善或者其他原因致使价值明显减少的 3. 因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将会严重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 其中,第三项新增了"因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将会严重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情形,扩大了保全的原因范围。 ### 保全方式的丰富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丰富了财产诉讼保全的方式。《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保全的具体方式包括:
1. 查封 2. 扣押 3. 冻结 4. 禁止特定行为 5. 法院认为适宜的其他方法 其中,"禁止特定行为"和"法院认为适宜的其他方法"是新增的保全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 保全期限的变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财产诉讼保全的期限进行了变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保全期限为一年,期满后,如确有必要,申请人可申请延期,每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延期以一次为限。
与原规定的保全期限一次可延半年,无限次数延期不同,新规定明确保全期限延期以一次为限,有效避免了保全期限无限延长的情况,保障被保全人的合法权益。 ### 保全撤销或变更的规定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完善了财产诉讼保全的撤销或变更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在下列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1. 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 2. 申请人提供的担保不符合规定或者不足的 3. 因申请人的原因致使保全不能继续进行的 4. 法律规定应当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 同时,新规定明确了保全措施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 保全责任的追究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财产诉讼保全责任的追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申请保全的当事人提供担保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赔偿被保全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1. 申请保全不当的 2. 因申请人的原因致使保全不能继续进行的 3. 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 该规定明确了申请保全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保障了被保全人的合法权益。 ### 司法解释的配套完善为配合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财产诉讼保全的规定。
这些司法解释对财产诉讼保全的申请、审查、执行、解除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引。 ### 实践中的变化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财产诉讼保全制度在实践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 **保全范围扩大**:知识产权、股权、电子数据等无形财产纳入保全范围,保护了当事人的多样化权益。 2. **保全金额限制**:设定保全金额上限,防止滥用保全措施,保障被保全人的利益。 3. **保全原因调整**:新增因情况紧急的情形,扩大保全的主动性,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保全方式丰富**:增加禁止特定行为和适宜的其他方法,提供更为灵活和有针对性的保全方案。 5. **保全期限规范**:限制保全期限延期次数,避免保全措施无限延长,平衡当事人的利益。 6. **责任追究强化**:明确责任主体,追究滥用保全措施的当事人赔偿责任,保障被保全人的合法权益。 ### 结语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财产诉讼保全制度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司法实践。通过扩大保全范围、限制保全金额、调整保全原因、丰富保全方式、规范保全期限、强化责任追究等措施,财产诉讼保全制度更加完善、高效,有效维护了法律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在实践中,法官、律师和当事人应深刻理解和正确适用最新变化,做好保全申请、审查、执行、解除等工作,确保财产诉讼保全制度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权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