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全续冻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4-06-15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变卖财产,或者实施其他损害申请人权益的行为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财产保全续冻是指在财产保全期限届满后,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继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一种制度。对于财产保全续冻,法律有以下规定:
一、续冻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保全期间届满,申请人申请继续采取保全措施且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继续采取保全措施:
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正在转移、变卖财产或者实施其他损害申请人权益的行为的; 诉讼标的物可能因被申请人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 申请人有证据证明其诉讼请求可能成立的。二、续冻的申请
申请人应当在财产保全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出继续采取保全措施的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继续采取保全措施的理由及相关证据。
人民法院收到申请书后,应当在5日内作出裁定,决定继续采取保全措施或者驳回申请。
采取财产保全期限届满,权利人未申请继续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三、续冻后的执行
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采取财产保全续冻措施,并不意味着被申请人的财产将被最终执行。财产保全续冻只是防止被申请人的财产被转移、变卖,为执行创造条件。
在人民法院作出最终判决后,申请人胜诉的,则可以依据生效裁判文书申请执行被申请人的财产。对于被采取财产保全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优先用来执行。
四、续冻的解除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续冻措施后,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除续冻:
权利人申请解除的; 人民法院认为续冻不再必要的; 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 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的。五、续冻的法律责任
申请人以虚假陈述或隐瞒重要事实等不正当手段申请财产保全续冻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申请人改正;造成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财产保全续冻措施可能对被申请人的权益造成损害,因此在申请财产保全续冻时,申请人应当谨慎提供证据,人民法院也应当严格审查。只有在经过严格的审查后确认符合续冻条件,人民法院才能裁定继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六、典型案例
案例1:
申请人甲公司和被申请人乙公司发生合同纠纷。甲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对乙公司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对乙公司的银行存款账户进行保全。保全期限届满前,甲公司申请继续采取保全措施,并提供了乙公司正在将银行账户内的资金转移到境外的证据。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甲公司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遂裁定继续采取保全措施。
案例2:
申请人丙个人与被申请人丁公司发生借款纠纷。丙个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对丁公司的办公设备进行保全。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对丁公司的办公设备进行保全。保全期限届满后,丙个人申请继续采取保全措施,但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丁公司正在转移、变卖办公设备或者其他损害丙个人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丙个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遂裁定驳回丙个人的申请。
上述案例仅供参考,具体的财产保全续冻的处理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