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触财产保全多久能
时间:2024-09-30
财产保全是一种司法保全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部分或者全部财产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方式,以防范被申请人在诉讼期间或者执行期间转移、隐匿、毁损、变卖财产,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对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被申请人在收到财产保全裁定书后十日内未申请复议的,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一、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
申请财产保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申请人有证据证明有保全必要,即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隐匿、毁损、变卖财产等行为,致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被申请人有财产可供保全。 申请人已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或者申请执行的,但人民法院尚未采取保全措施。或者申请人虽然未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或者申请执行的,但有证据证明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二、财产保全的种类
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财产保全措施。常见的财产保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查封:指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不动产、动产采取的一种保全措施,主要是通过将查封物品加盖封条、粘贴封条等方式进行。查封的对象可以是房屋、土地、车辆、机械设备等。 冻结:指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证券等采取的一种保全措施,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证券公司等发出冻结通知书的方式进行。冻结的对象可以是存款、证券、股权、债券等。 扣押:指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可执行财产采取的一种保全措施,主要是通过将可执行财产扣留到指定场所的方式进行。扣押的对象可以是现金、贵重物品、重要证件等。不同于查封和冻结,扣押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被申请人不得对扣押物品进行处置。三、申请财产保全的程序
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的姓名、住所。 申请保全的财产种类、数量、价值。 申请保全的理由和证据。 申请采取的保全措施。 申请人签名、盖章及日期。申请书应当附有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初步审查,审查无误后,会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对于需要听取被申请人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保全措施采取后五日内,通知被申请人并告知其有权在收到通知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被申请人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异议后五日内举行听证并作出裁定。
四、解除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的解除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申请人撤回申请 被申请人提供担保 人民法院认为不符合财产保全条件的 被申请人不服财产保全裁定申请复议的申请人撤回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解除财产保全措施。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认为不符合财产保全条件的,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被申请人不服财产保全裁定申请复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
五、财产保全的期限
财产保全的期限一般为三十日。人民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判。对于执行案件中的财产保全,执行期限为六个月。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保全期限进行适当延长。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六、财产保全期间的效力
财产保全期间对被申请人的财产具有下列效力: 禁止被申请人处置被保全财产:被保全财产归属于人民法院直接管理,被申请人不得对被保全财产进行处置,否则,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禁止第三方与被申请人进行交易:在财产保全期间,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与被申请人进行涉及被保全财产的交易,否则,人民法院可以对该交易采取撤销措施。 冻结被申请人的银行账户:人民法院冻结被申请人的银行账户后,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从被申请人的银行账户中划转资金,否则,人民法院可以对该划转行为采取撤销措施。财产保全措施对被申请人的财产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被申请人应自觉遵守,避免承担法律责任。
七、损害赔偿
申请人故意或过失申请财产保全并造成被申请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申请人申请解除财产保全,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财产保全不当造成被申请人损失的,应当裁定解除财产保全,并责令申请人承担被申请人的损失。人民法院故意或过失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造成被申请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