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财产保全是一种诉讼保全措施,旨在防止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转移或隐匿财产,以保障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律师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有权在财产保全程序中提出异议或阻拦,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一、律师阻拦财产保全的法律依据
律师阻拦财产保全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当事人正在进行的或者将要进行的转移、变卖、毁损、隐匿自己的财产的行为,依法采取保全措施。
- 《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2条: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提供担保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二、律师阻拦财产保全的正当理由
律师阻拦财产保全应当基于正当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保全措施的必要性: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申请人正在进行或者将要进行转移、变卖、毁损、隐匿自己财产的行为。
- 保全措施的过当性:人民法院采取的保全措施超出了必要的范围,侵害了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 保全措施的程序违法:人民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时违反法定程序,损害了被申请人的合法权利。
- 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如被申请人的财产属于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等。
三、律师阻拦财产保全的救济途径
律师认为人民法院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不合法,可以采取以下救济途径:
- 申请复议: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书后5日内向原裁定法院提出复议申请。
- 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后3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 申请保全措施变更或解除: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情况发生变化,保全措施不符合事实或者超出必要范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或解除保全措施。
四、律师阻拦财产保全的策略
律师阻拦财产保全时,应当注意以下策略:
- 充分准备证据:收集充分的证据证明保全措施不必要、过当或程序违法,并准备相应的法律意见书。
- 注意时效性:在接到人民法院财产保全裁定书后,及时提出复议申请或提起诉讼。
- 把握诉讼技巧:在复议或诉讼过程中,针对争议焦点进行有理有据地论述,并根据人民法院的意见及时调整诉讼策略。
- 沟通协调:与人民法院、申请人律师进行沟通协调,争取达成有利于当事人的解决方案。
五、律师阻拦财产保全的注意事项
律师阻拦财产保全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 谨慎行使权利:律师阻拦财产保全应当基于正当理由,避免滥用权利。
- 保持职业道德:律师在阻拦财产保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不得虚构事实、捏造证据。
- 尊重司法权威:律师应当尊重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不得无故拒绝或者阻挠人民法院执行职务。
- 做好协调工作:律师应当做好当事人、申请人律师和人民法院之间的协调工作,促进争议解决。
六、案例分析
某甲因民间借贷纠纷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令某乙偿还借款本息。某甲提供了借款合同等证据。人民法院认为某甲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遂裁定对某乙名下的一处房产进行查封。某乙收到查封裁定书后,委托律师提出复议申请,认为其名下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且并非其本人收入所购,不应列入查封范围。人民法院经复议后,采纳了律师的意见,撤销了对房产的查封。
七、结语
律师阻拦财产保全是一种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应当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合理行使。律师应当充分准备证据、及时采取救济途径、把握诉讼技巧、沟通协调各方,并注意行使权利的谨慎性、保持职业道德、尊重司法权威和做好协调工作,积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上一篇 : 起诉三要做财产保全吗
下一篇 : 财产保全车辆如何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