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能协商个人财产保全吗
时间:2024-05-23
夫妻能协商个人财产保全吗?合法吗?
针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的个人财产保全问题,法律上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某些情况下,个人财产除外。那么,夫妻之间能协商个人财产保全吗?其效力如何?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但是,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协商保全个人财产
实践中,夫妻之间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约定将婚后取得的部分财产归为个人财产。这种协议一般被称之为“婚内财产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条规定,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使用、收益、处分等达成的协议,视为夫妻财产约定。
因此,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约定婚后取得的部分财产归为个人财产。这种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婚内财产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比如,一方不得通过婚内财产协议将夫妻共同债务转嫁给另一方。又如,一方不得通过婚内财产协议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未成年子女的部分约定为个人财产。
协议双方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婚内财产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因精神疾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其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则其签署的婚内财产协议无效。
协议内容应明确
婚内财产协议的内容应明确,包括对财产的归属、使用、收益、处分等规定。如果协议内容不明确,则容易引起纠纷。
协议应采取书面形式
为了保证婚内财产协议的效力,建议双方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协议。婚内财产协议一经成立,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协议的效力
夫妻之间通过协商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以下几种情况除外:
如果婚内财产协议无效,则对夫妻双方均不具有约束力。夫妻双方可以另行签订有效协议,也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注意事项
在协商个人财产保全时,夫妻双方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综上所述,夫妻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约定婚后取得的部分财产归为个人财产。这种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受到法律的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协议签订前应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