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信被执行人财产保全
时间:2024-05-23
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失信被执行人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的财产保全
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财产予以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防止失信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挥霍财产,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财产保全的范围
人民法院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下列财产进行保全:
财产保全的方式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不同的财产保全方式,包括:
财产保全的程序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解除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应当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解除财产保全。解除财产保全的情形包括:
失信被执行人违反财产保全禁令的法律责任
失信被执行人在财产保全期间转移、隐匿、挥霍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违反财产保全禁令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处以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财产保全措施的异议
如果失信被执行人认为财产保全措施错误或者不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应当作出裁定。对人民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上诉。
结语
失信被执行人财产保全是一种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人民法院通过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防止失信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挥霍财产,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