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诉中财产保全申请
时间:2024-06-15
在离婚诉讼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防止一方当事人恶意转移、隐匿、变卖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保障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合理维护双方的财产利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在下列情形中裁定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保全: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金钱给付义务。 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疏远财产、可能转移财产出境的。 一方当事人隐匿或者转移已知财产的。 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正在或者可能损毁、隐藏相关财产的。 其他需要保全情形的。在离婚诉讼中,一般适用上述第二、三项,即一方当事人有疏远财产或转移财产出境的危险,或者一方当事人隐匿或转移已知财产的情形。
财产保全申请包括以下程序:
当事人提出申请。在离婚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人民法院审查。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审查申请是否符合条件,当事人是否提供了证据。 人民法院裁定。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保全条件的,应当作出裁定,裁定内容包括保全财产的范围、方式等。 保全措施执行。在人民法院裁定作出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执行保全措施。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起诉状副本。 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保全的财产、保全的原因和依据、保全的范围和方式,以及申请人认为合适的保全担保。 证据。证明财产保全理由和依据的证据材料,如被申请人有疏远财产、转移财产出境或隐匿财产等行为的证据。 其他必要的材料。如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执行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担保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担保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缺乏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申请人不能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驳回申请。
## 财产保全的具体措施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冻结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其他资金。 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申请人的其他财产。 禁止被申请人处分、转移、隐匿相关财产。 其他必要的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应当向被申请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对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
## 财产保全解除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在下列情形下,应当解除保全:
申请人撤回申请的。 担保人承担了保全责任的。 财产已执行完毕的。 人民法院认为不再需要保全的。人民法院解除财产保全措施后,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担保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
## 财产保全的瑕疵和救济财产保全申请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瑕疵:
不符合申请条件的。 申请材料不齐备或证据不足的。 担保不合格的。 执行保全措施有瑕疵的。对于财产保全申请中的瑕疵,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救济措施:
提出异议。被申请人对财产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 申诉。申请人对人民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书后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 上诉。被申请人对人民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保全措施,但必须提供相应证据证明保全措施不当或无必要。
在离婚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夫妻共同财产被一方恶意处分。当事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担保。人民法院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定,采取必要的保全措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财产利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