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保全到的财产能转移么
时间:2024-06-03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处分共同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于未经同意处分部分的财产,另一方是否享有转移权,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法律依据、转移条件和法律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根据以上规定,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分权,但必须经过另一方的同意才能实施处分行为。
未经同意处分共同财产的另一方,享有对该财产的转移权,但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该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且为未经同意处分的财产部分; 另一方对该财产有明确的处分意思表示; 不存在法律禁止或限制转移的情况。如果符合上述转移条件,未经同意处分共同财产的一方享有转移权,且具有以下法律效果:
处分行为无效:未经同意处分的财产部分的处分行为无效,该财产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转移财产归共有:被转移的财产成为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享有该财产的共同所有权; 转移人承担赔偿责任:未经同意处分财产的一方须对另一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案例一:
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产,登记在丈夫名下。丈夫未经妻子同意抵押该房产。妻子发现后主张该抵押行为无效,并要求转移该房产。法院经审理支持妻子的主张,认定丈夫的抵押行为无效,并判决将该房产转移至夫妻共同名下。
案例二:
夫妻双方共同继承了一笔遗产,丈夫未经妻子同意将该遗产中的现金部分转账至其个人账户。妻子发现后主张丈夫的行为无效,要求追回该遗产。法院经审理驳回妻子的主张,认为丈夫的行为虽然未经妻子同意,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且未违反法律禁止或限制的规定,故维持丈夫的处分行为有效。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未经同意处分共同财产的财产不能转移,具体包括:
夫妻约定财产归一方所有; 为维护夫妻共同利益而处分; 一方失踪超过两年,另一方不知其下落的; 以合法的方式取得的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Q1:未经同意处分共同财产的转移权有时间限制吗?
A:没有。只要符合转移条件,未经同意处分财产的一方随时可以行使转移权。
Q2:转移权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A: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与对方协商一致等方式行使转移权。
Q3:转移权行使后,当事人的其他权利是否受到影响?
A:转移权的行使不影响当事人追究对方未经同意处分财产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未经同意处分共同财产的财产并非绝对不能转移。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转移条件,未经同意处分财产的一方可以行使转移权,将被处分的财产部分转移至夫妻共同名下。需要注意的是,财产转移权的适用应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无效或不利的法律后果。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