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全的立案材料是什么
时间:2024-05-26
## 财产保全的立案材料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在受理民事诉讼后,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变卖、隐匿财产,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种诉讼保全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申请诉讼保全,应当提供相应的立案材料。具体来说,申请财产保全的立案材料包括:
### 1. 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是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重要法律文书,也是申请财产保全必备的立案材料之一。
起诉状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2. 财产保全申请书
财产保全申请书是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专用的法律文书。
财产保全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申请财产保全的原因和事实依据; 申请财产保全的标的物和范围; 申请财产保全的目的和请求的保全措施。### 3. 证据材料
证据材料是申请人证明其申请财产保全请求成立的法律依据。
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能够证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如借条、欠条、合同等; 能够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变卖、隐匿财产的行为或有转移、变卖、隐匿财产的可能的证据,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4. 担保材料
担保材料是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一定金额的保证金或担保书,以保证申请财产保全不当造成的损失。
担保材料一般包括:
银行存款凭证; 担保公司的担保函。### 5. 其他材料
除了上述必备的立案材料外,申请财产保全还可能需要提交以下其他材料: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申请财产保全涉及的财产清单; 案外人利害关系人情况的说明; 人民法院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立案程序
申请财产保全的立案程序一般如下:
1. 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完整的立案材料。
2.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
3. 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三日内作出立案决定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七日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说明理由。
4. 人民法院作出立案决定后,应当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5.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继续保全。需要继续保全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不需要继续保全的,应当解除保全措施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申请财产保全时,申请人应注意以下问题:
申请财产保全的标的物应当是具体的、确定的,不得笼统或者含糊不清; 申请财产保全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及时,如果申请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申请人有转移、变卖、隐匿财产的行为或者有转移、变卖、隐匿财产的可能,而没有及时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受理; 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如果申请财产保全不当造成损失,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的损失。## 结语
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中常见的诉讼保全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被申请人转移、变卖、隐匿财产,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申请人应当正确理解和掌握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和实务操作,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