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审不能财产保全吗
时间:2025-04-21
再审能否财产保全?这是一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常常令当事人困惑。本文将深入探讨再审程序中财产保全的可能性,并结合案例分析,力求以清晰明了的语言,解答您的疑惑。
前言: 再审程序,作为纠正已发生错误裁判的重要途径,其本身的程序性要求较高。而财产保全,则旨在保障未来判决的执行,防止财产转移或损毁。两者看似关联不大,却又在实际操作中产生诸多交叉点,例如:原判决已经生效,但存在明显错误,申请人希望通过再审纠正错误,同时又担心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影响未来执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申请财产保全呢?答案是:并非完全不能,但条件更为严格。
一、 再审程序的特殊性
再审程序与一审、二审程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针对的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这意味着,原判决已经具有执行力,而申请再审,本质上是对原判决的质疑和挑战。 因此,在再审程序中申请财产保全,必须更加谨慎,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原判决确有错误,并且存在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紧急情况。 简单来说,你需要证明:原判决错误+财产面临风险=财产保全的可能性。
二、 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
在再审程序中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必须有证据证明原判决确有错误: 这通常需要提供新的证据,例如新的证人证言、物证、鉴定结论等,证明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或者适用法律错误。仅仅是认为原判决不公平是不够的,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支持。例如,案例中,原告在再审中提交了新的鉴定报告,证明原判决中采用的鉴定结论存在重大错误。
必须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危险: 这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例如被执行人近期有大量资金转移记录、频繁变卖资产的行为、企图逃匿的迹象等等。 仅仅是担心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是不够的,必须有具体的证据支持。例如,案例中,申请人提交了被执行人近期购买高档房产、频繁出入境等证据,证明其有转移财产的意图。
申请财产保全的措施必须与再审请求的标的物相关: 保全措施必须针对与再审请求直接相关的财产,不能随意扩大范围。例如,再审请求是关于房屋所有权的,则财产保全只能针对该房屋及其相关资产,而不能波及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
提供充分的担保: 与其他程序一样,申请财产保全通常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以保障被申请人(即原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担保方式可以是现金、银行保函、担保公司担保等。
三、 案例分析
假设甲公司与乙公司存在合同纠纷,一审判决甲公司胜诉,乙公司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判决生效后,乙公司并未履行义务,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存在转移资产的迹象,遂向法院申请再审,并同时申请对乙公司的部分资产进行财产保全。
如果甲公司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
原判决存在认定事实错误或适用法律错误(例如,新的证据证明乙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 乙公司确实有转移资产的危险(例如,乙公司将大量资金转移到境外账户); 申请保全的资产与再审请求标的物相关; 提供相应的财产保全担保。那么,法院可能会准许甲公司的财产保全申请。反之,如果甲公司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法院则可能驳回其申请。
四、 总结
再审程序中申请财产保全并非不可能,但需要申请人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原判决确有错误,并且被执行人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危险。 申请人需要仔细准备相关证据,并提供充分的担保,以提高申请成功的概率。 记住,关键在于证明原判决的错误和财产面临的实际风险。 这需要专业律师的协助,以确保申请程序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当事人尽早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有效的法律帮助。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