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公务员要财产保全吗
时间:2024-05-23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负有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的义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预防和惩治公务员的腐败行为,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公务员的财产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根据《公务员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公务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报告自己的财产收入情况。其中,地方各级公务员应当向所在机关的人事管理部门报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应当向中央组织部报告。报告的财产收入情况包括: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的财产收入,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金融资产,以及不动产、机动车等其他财产收入。公务员应当定期报告自己的财产收入情况,一般每年报告一次。
除了报告财产收入情况外,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还应当如实申报个人重大经济事项。重大经济事项包括:个人或家庭成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如实申报:
公务员如实申报个人重大经济事项,应当在一定期限内申报。其中,公务员本人应当在相关事实发生后30个工作日内申报;公务员家庭主要成员应当在相关事实发生后7个工作日内告知公务员,由公务员在30个工作日内申报。
公务员未按规定报告财产收入情况和如实申报个人重大经济事项的,将依法依纪追究其责任。对未按规定报告财产收入情况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对未如实申报个人重大经济事项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除了以上法律法规外,各地区各部门还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例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公务员财产申报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应当申报的财产范围、申报方式和申报时间。北京市各级公务员应当按照《北京市公务员财产申报暂行办法》的规定,如实申报自己的财产收入情况和个人重大经济事项。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公务员的财产保全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严格的财产保全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惩治公务员的腐败行为,维护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廉洁性,促进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