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后做财产保全
强制执行是法院对生效法律文书强制执行的一系列措施。强制执行后,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避免执行落空,可以在必要情况下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一、财产保全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7条,财产保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冻结存款、划拨资金
- 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 禁止特定行为
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 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或逃避执行行为
- 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 有证据证明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有助于执行
- 申请人提供担保
二、财产保全的申请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向执行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 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 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
- 生效法律文书的名称、种类
- 申请财产保全的理由、事实和证据
- 请求法院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
- 申请人提供的担保
三、财产保全的审查
执行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 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 申请材料是否完整、证据是否充分
- 被执行人是否存在转移财产或逃避执行行为
- 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损害
- 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是否有助于执行
四、财产保全的执行
执行法院审查通过后,应当发出财产保全通知书。被执行人收到通知书后,应当立即停止相应行为,并配合执行保全措施。执行保全措施的具体方式如下:
- **冻结存款、划拨资金:**冻结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内的存款,并划拨至执行法院指定的账户。
- **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查封、扣押被执行人的不动产、动产或其他财产,并冻结其使用权或处分权。
- **禁止特定行为:**禁止被执行人进行特定行为,如禁止转让房屋、注销公司或变卖股份。
五、财产保全的解除
财产保全的解除分为以下情况:
- 被执行人已履行义务或提供担保
- 执行已经终止或中止
- 财产保全措施不再必要
- 法院认为解除财产保全不会影响执行
- 申请人撤回申请
六、财产保全的费用
财产保全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费用包括仲裁费、保全费、执行费等。具体费用标准由各地区法院规定。
七、财产保全的责任
申请财产保全的,应当对申请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明显不足,或者申请财产保全恶意,法院可以撤销财产保全,并对申请人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八、强制执行后的财产保全的特殊性
强制执行后的财产保全与一般财产保全相比具有以下特殊性:
- 执行法院已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权利进行了调查和认定,证明其存在逃避或转移财产的行为
- 财产保全的目的更加明确,是为了确保判决的顺利执行
- 如果被执行人违反财产保全措施,法院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结语
财产保全是强制执行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避免执行落空。执行法院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应当严格坚持法定条件,充分审查申请材料和证据,确保财产保全措施恰当有效。
被执行人应当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避免采取转移财产或逃避执行的行为。否则,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 : 财产保全提供担保的金额
下一篇 : 财产保全只保全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