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讼保全 担保 现金比例
时间:2024-05-23
诉讼保全担保,是指当事人在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时,为保证其申请的合法性、有效性,提交相应的担保。担保的种类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现金担保较为常用。
对于现金担保的具体金额和比例,我国法律并未作出统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申请保全的金额、被申请保全财产的价值、申请保全的理由、申请保全的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现金担保的比例。
现金担保的比例一般介于保全标的额的10%-50%之间。司法实践中,常见以下几种比例:
上述比例仅供参考,实际执行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调整。
法院在确定现金担保比例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现金担保的形式包括银行汇款、保证金交纳等。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要求现金担保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存入指定账户。需要注意的是,用于诉讼保全的保证金账户一般是专门账户,不得随意支取。
在以下特殊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要求提供更高的现金担保比例:
对于诉讼保全担保的现金比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财产保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
人民法院根据被保全财产的性质、数额及其他具体情况,可以对保全财产采取以下措施:
(一)划拨冻结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
(三)禁止被申请执行人实施特定行为;
(四)采取其他保全措施。
采取前款第一项保全措施时,执行申请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相应的担保。担保的数额为被保全财产的数额乘以10%至50%。具体比例由人民法院根据保全财产的性质、双方当事人的情况及其他具体情况确定。
诉讼保全担保的现金比例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一般介于10%-50%之间。法院在确定比例时,需要综合考虑保全标的额、申请保全的理由、申请保全的方式、被申请保全财产的性质、申请保全人的经济状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特殊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要求提供更高的现金担保比例。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