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财产保全规定
时间:2025-04-29
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人们对财产保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更好地规范财产保全行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财产保全规定》,对财产保全的适用范围、程序和措施等作了详细规定。
财产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暂时冻结或扣押等措施,以防止财产被转移或隐匿,保证未来生效判决能够得到实际执行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障债权实现:通过冻结或扣押债务人财产,防止债务人转移或隐匿资产,确保债权人在胜诉时能够得到赔偿。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防止一方当事人通过藏匿、转移财产等行为逃避法律责任,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纠纷妥善解决:财产保全可以对被申请人形成一定的压力,促使双方当事人积极协商,有利于纠纷的妥善解决。
根据《内蒙古财产保全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在受理以下案件时,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民商事案件:包括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侵权纠纷等,涉及到财产权益的争议。
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因管理公共事务而产生的财产权益争议。
执行案件: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有隐藏、转移、出售、毁损财产等行为,妨碍执行的。
根据《内蒙古财产保全规定》第八条,申请财产保全,申请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书:写明申请保全的理由、事实和请求,以及担保情况。
身份证明:申请人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财产情况说明:写明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包括财产种类、数量、所在地等。
其他材料:如能够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隐匿财产行为的证据材料。
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及时作出裁定,并采取相应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由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执行。执行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对被保全人的银行存款、金融资产等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通过人民法院执行指挥管理平台,以电子方式向相关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审查时,会考虑申请人是否提供担保。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决定申请人不提供担保:
申请保全数额不超过一千元的。
申请人确无力提供担保,但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请求成立且不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将使其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
法律另有规定的。
人民法院在以下情况下,应当解除或终止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对申请人的保全申请作出不予保全决定的。
人民法院准许撤回保全申请的。
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或者驳回申请的。
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申请人已经取得对被保全财产的执行权或者当事人已经履行义务的。
其他应当解除保全的情形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例如,在某案件中,甲公司因与乙公司发生经济纠纷,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冻结乙公司银行账户。人民法院审查后准予保全。但甲公司在保全期间内,多次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追加保全乙公司的其他财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甲公司的追加保全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不予准许。甲公司拒不接受,多次到人民法院信访,并组织人员围堵人民法院大门,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正常工作秩序。人民法院依法对甲公司处以罚款,维护了人民法院的工作秩序。
《内蒙古财产保全规定》的出台,是对财产保全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充分了解财产保全的相关规定,合理利用这一制度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人民法院也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财产保全权,确保财产保全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