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告哪些财产可以保全
时间:2024-06-23
在民事诉讼中,为了防止被告转移、隐匿或挥霍财产,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原告可以在起诉前或起诉后,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为保障将来生效判决的顺利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那么,哪些财产可以被法院保全呢?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可以被法院保全的被告财产主要有以下几类:
动产是指能够移动,且不因移动而损害其价值的物。常见的动产包括:
货币、存款:包括人民币、外币、银行存款、微信钱包、支付宝余额等。 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船舶、飞机等。 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份额、提单等。 金银珠宝:包括黄金、白银、珠宝首饰等。 其他动产:包括手机、电脑、家电、家具等。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虽能移动但移动后会损害其价值的物。常见的可以被保全的不动产包括:
房屋:包括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等。 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 其他不动产:包括林木、构筑物、海域使用权等。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但具有价值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可以被保全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股权:指股东基于其股东身份对公司享有的权利。 债权:指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一定行为(给付、作为、不作为)的权利。 其他无形资产:包括域名、软件著作权、特许经营权等。除了以上列举的财产之外,其他可以被保全的财产还包括:
被告的应收账款:指被告已经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但尚未收取的款项。 被告的投资收益:包括被告投资股票、基金等获得的分红和收益。 被告的租赁收入:指被告出租房屋、车辆等获得的租金收入。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申请人需要提供担保。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担保。担保的形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如果申请人不能提供担保的,法院可以驳回其申请。 申请人应当提供财产线索。申请财产保全时,申请人应当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财产的线索,包括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等信息。如果申请人不能提供相关线索,法院可以驳回其申请。 财产保全的范围应当与申请人的诉讼请求相适应。法院冻结、查封、扣押被申请人财产的数额,应当与申请人诉讼请求的数额相适应。财产保全的期限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可以被保全。根据法律规定,以下财产不能被保全:
被申请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被申请人维持生产经营必需的工具、设备,和农民维持必要耕作的牲畜、工具。 法律规定不能冻结、查封、扣押的其他财产。总之,财产保全是保障胜诉权益的重要手段,但申请财产保全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并注意相关事项。建议当事人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及时咨询律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