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决后还需要做财产保全吗
时间:2024-05-19
引言
在诉讼过程中,财产保全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手段。它可以防止当事人恶意转移或隐匿财产,确保判决的执行。但是,判决后是否还需要继续做财产保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财产保全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财产可以依法予以保全:(1)可能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毁损的财产;(2)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毁损的其他财产。
因此,财产保全的范围包括:可能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毁损的财产,以及被执行人已经转移、隐匿、毁损的其他财产。
判决后是否需要继续做财产保全
判决后,执行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可能仍然有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的行为。因此,判决后是否需要继续做财产保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续做财产保全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判决后建议继续做财产保全:
续做财产保全的条件和程序
判决后续做财产保全,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续做财产保全的程序和初始申请财产保全的程序基本相同:
续做财产保全的解除
续做的财产保全,可以在以下情形下解除:
结语
判决后是否需要继续做财产保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被执行人有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的行为或者可能,建议判决后继续做财产保全,以保障判决的执行。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