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撤销财产保全裁定书案外
时间:2025-04-17
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是一项常见的诉讼保全措施。但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案外人(即非本案当事人)的财产被法院错误地采取了保全措施,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此时,案外人可以申请撤销财产保全裁定。
那么,案外人如何应对此类情况?撤销财产保全裁定书又该如何写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为大家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当案外人发现自己的财产被错误地采取了保全措施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及时了解情况。可以向法院、执行机构或当事人询问保全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同时,要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包括证明自己对被保全财产享有合法权益的证据,以及能够证明保全措施错误的证据。
随后,案外人可以选择以下任一方式进行应对:
方式一:协商解决。案外人可以与当事人或法院进行协商,说明情况,提供证据,请求解除对自己财产的保全措施。 方式二:申请复议。案外人可以向作出保全裁定的法院申请复议,请求法院撤销或变更保全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根据案件审理情况,随时更改或者撤销。”案外人可以依据此规定,向法院提出复议申请。 方式三:提起诉讼。如果案外人对保全裁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保全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财产保全错误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申请复议被驳回的,可以向作出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案外人选择提起诉讼,那么就需要写好撤销财产保全裁定书。这是一份至关重要的法律文书,关系到案外人能否成功维护自身权益。那么,如何写好这份裁定书呢?
裁定书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一般包括标题、案号、案由、当事人信息、裁定结果、事实和理由、裁判结果、法律依据、申请权利事项告知等部分。
事实和理由是裁定书的核心部分,需要详细陈述案外人与被保全财产之间的关系,以及保全措施对案外人造成的损害。同时,要充分提供证据,证明保全措施错误,并说明案外人已经采取的救济措施。
例如,案外人可以陈述自己对被保全财产享有合法所有权或使用权,保全措施导致自己无法正常使用财产,造成经济损失或影响生活等。同时,提供能够证明案外人与被保全财产关系的证据,如产权证书、租赁合同等。
案外人在裁定书中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一般包括:
请求法院撤销对自己财产采取的保全措施; 请求法院赔偿因保全措施造成的损失; 如有其他请求,也可一并提出。案外人需要提供相关法律依据,以支持自己的请求。可以参考以下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财产保全错误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申请复议被驳回的,可以向作出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九条:“人民法院对利害关系人提出的撤销错误财产保全申请,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应当裁定撤销。”案外人刘某,其名下一套房屋被法院错误地采取了保全措施,导致刘某无法正常使用和出租房屋,造成经济损失。刘某向法院提出撤销财产保全申请,法院支持了刘某的请求,并作出裁定撤销了保全措施。
刘某的成功之处在于:
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错误保全后立即采取行动; 收集和保存证据,充分证明自己对房屋享有的合法权益; 依法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供了相关法律依据。当案外人遇到财产被错误保全的情况时,不要慌张,要及时了解情况,收集证据,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应对。如果选择提起诉讼,需要写好撤销财产保全裁定书,重点写好事实和理由部分,并依法提出请求和提供法律依据。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