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财产保全告知短信怎么办
时间:2025-04-04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为保障将来的判决结果能够得到实际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的暂时冻结或扣押措施。当你收到财产保全的告知短信时,意味着你的银行账户或特定财产已被法院暂时冻结,你将暂时无法动用该笔资金或处置相关财产。
收到财产保全告知短信后,不要惊慌,应保持冷静,以下是一个正确的应对流程:
收到短信后,首先要确认短信是否真实有效。短信一般会包含法院名称、案号、财产保全的执行对象等信息,可以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或前往当地法院现场核实。切勿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确认短信真实性后,应进一步了解财产保全的原因。可以登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http://www.spfw.com.cn/)或拨打法院电话咨询,了解案件详情。法院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前,会审查申请人的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所以了解清楚原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两种。诉前保全是指在起诉前,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申请的财产采取的保全措施;诉讼保全则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请的财产采取的保全措施。区分清楚后,可以判断下一步的应对策略。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财产保全措施,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当事人之间存在财产权益纠纷; 2)被申请人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财产或者与其他人串通作弊的行为; 3)申请人如果不采取保全措施,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可以向法院提出解除保全的申请。
如果认为财产保全不合理或对自身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可以向法院申请解除保全。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
1)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本等; 2)财产证明:银行存款证明、房产证、车辆登记证等; 3)经济困难证明:低保证明、收入证明等; 4)其他能够证明不应采取保全措施的材料。提交申请后,法院将对你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为符合解除保全的条件,将及时解除保全;如果法院认为不符合条件,则会驳回你的申请。
如果对法院的保全措施或审查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或直接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措施应当定期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听证。
小张收到一条法院短信,内容是对其银行账户进行财产保全。小张感到非常困惑,因为自己没有参与任何诉讼,也不清楚为何会被冻结账户。他拨打了短信上的电话,但对方要求他转接不同部门,无法直接得到有效信息。小张随后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了解到这条短信是真实的,并获得了相关案号。他登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查询到这条案子的具体情况,发现是朋友借用他的账户作为担保,但朋友并未如实告知,导致小张被卷入诉讼。小张准备好材料,向法院申请了解除保全,最终成功拿回了自己的财产。
收到财产保全告知短信,不要惊慌,应保持冷静,首先确认短信真实性,了解保全原因,并判断是诉前保全还是诉讼保全,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符合保全条件。如果不符合,可以向法院申请解除保全,准备好相关材料,并等待法院审查决定。如果对法院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整个过程中,切勿轻信陌生电话,谨防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