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审可以保全多少财产
时间:2025-03-28
对于被法院判决后仍不甘心的人来说,再审是他们寻求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口。而再审与一般诉讼不同的是,它允许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申请财产保全,这无疑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障。那么,再审时可以保全多少财产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财产纠纷案件受理前或受理后,为保障将来的判决能够得到执行,依法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的临时措施。通俗地说,就是法院在受理案件前或受理案件后,担心将来判决后当事人没有能力执行,或者故意转移财产,而采取的暂时冻结其财产的措施。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保全的紧迫性,如果不采取保全措施,会使将来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不可弥补的损失;
2.当事人提出申请,人民法院也可以在必要时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3.提供担保或者交纳保证金,但法律规定不需要担保和保证金的除外。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一般需要申请人提供担保,或者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如果申请人提供虚假担保,或者人民法院以担保不足要求补正担保,申请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合理期限内仍未补正担保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财产保全。
那么,再审时可以保全多少财产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可以采取保全措施。也就是说,在再审程序中,人民法院同样可以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再审时财产保全的范围和一般诉讼时财产保全的范围是不同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采取保全措施,不得超过原判决、裁定的范围。也就是说,再审时财产保全的范围不能超过原判决、裁定的财产范围。
举个例子,如果原判决、裁定要求被告支付原告100万元,那么再审时法院保全被告的财产也不能超过100万元。如果原判决、裁定要求被告返还原告的房屋,那么再审时法院保全的也只能是那套房屋,不能是被告的其他财产。
此外,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采取保全措施,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当事人提出申请,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采取保全措施的;
2.人民法院依职权对原判决、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
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采取保全措施,不仅需要当事人提出申请,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那么,如何申请再审时的财产保全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或者交纳能够保全的数额的保证金。也就是说,申请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供一定的担保,或者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才能申请再审时的财产保全。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采取保全措施,一般不影响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采取保全措施后,原判决、裁定仍然可以执行。如果原判决、裁定已经执行完毕,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采取保全措施,会导致被执行人遭受损失的,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再审时可以保全的财产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能超过原判决、裁定的财产范围。同时,人民法院对申请再审的案件采取保全措施,需要申请人提供担保或者交纳保证金,并且一般不影响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因此,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需要慎重考虑是否申请财产保全,并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