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裁保全是冻结对方财产后收费吗
时间:2024-05-22
仲裁保全是仲裁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救济措施,可以有效地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防止其转移或隐匿财产,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详细论述仲裁保全的收费问题,包括仲裁保全后是否需要收费以及收费的标准、方式和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3条规定,申请仲裁保全,应当向仲裁委员会交纳受理费和保全费。
受理费是申请仲裁时应当交纳的费用,包括仲裁员报酬、仲裁服务费、翻译费、鉴定费等。保全费是申请仲裁保全时应当交纳的费用,用于支付相关保全措施的费用,例如冻结财产、查封财产、扣押财产等。
仲裁保全的费用标准由各地仲裁委员会自行规定,一般根据财产的种类、价值及保全措施的种类、难度等因素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可以查询当地仲裁委员会的收费规定。
例如,北京仲裁委员会的收费规定如下:
仲裁保全的费用一般在申请仲裁保全时一并交纳,也可以在仲裁庭作出保全裁决后交纳。具体交纳方式由各地仲裁委员会规定,一般可以采取现金支付、转账支付、网上支付等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申请人未按照规定交纳仲裁保全的费用,仲裁庭有权驳回申请人的保全申请。
仲裁保全的收费流程一般如下: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仲裁保全的收费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申请人交纳的保全费不足以支付保全措施的费用,仲裁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申请人补交保全费。如果申请人不补交保全费,仲裁庭有权解除保全措施。
如果仲裁庭认为申请人交纳的保全费过高,可以依职权降低保全费的数额。具体降低的幅度由仲裁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仲裁保全的收费是仲裁保全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交纳仲裁保全的费用,以保证保全措施的顺利实施。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仲裁保全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