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被申请财产保全怎么查
时间:2025-04-30
前言:企业经营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法律纠纷,若对方申请财产保全,会对公司正常运营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了解如何应对财产保全,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以下就公司被申请财产保全的情况,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进行查证、应对以及法律支持等内容。
公司被申请财产保全,往往是对方在诉争过程中为保证最终能获得赔偿而采取的保全措施。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企业不仅要面对诉争本身,还需应对财产保全带来的资金压力和运营困扰。所以,快速、准确地查证是否被申请了财产保全,并尽早采取合法合规的应对措施,是企业自保、自救的重要一步。
第一步:查询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
被申请财产保全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公司名下的银行账户可能被冻结。因此,可以通过查询公司各银行账户的余额来判断是否被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一般情况下,企业可通过两种方式查询账户:
前往银行网点:企业可携带公司营业执照、公章、账户印章等相关材料,由公司财务或法律负责人前往银行网点查询账户余额。若账户被冻结,银行会直接反馈账户被采取保全措施的情况。
网上银行查询:现在大部分银行都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企业可登录网上银行,在相应的账户信息页面对账户余额及交易情况进行查验。若发现账户被冻结,可进一步了解冻结原因和期限。
第二步:在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查询
除了银行账户冻结外,企业还需了解是否有其他财产被保全。可到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查询:
向人民法院查询:企业可持公司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身份证等材料,前往公司注册地或财产保全申请地人民法院查询。若有财产保全情况,可进一步了解保全的具体信息,如保全的财产范围、保全期限等。
在工商部门查档:企业可到公司注册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公司是否被标注了“动产或权利负担”,或有无其他相关记注。
第一步:了解保全原因,积极应诉
查证确有财产被保全后,企业不要慌乱,而应保持冷静,尽快了解保全原因。一般情况下,对企业采取财产保全都是因对方诉请损害赔偿,且有证据证明企业有“逃废债”可能时,法院为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所采取的预先措施。因此,企业应积极应对诉讼,积极参加庭审,澄清事实,以免被动。
第二步:申请财产保全异议或复议
若企业认为财产保全申请缺乏正当理由,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异议,或在保全后立即申请复议。以异议或复议的方式,向法院陈述不应采取保全措施或请求调整保全方式,确保企业的资金运转和业务开展。
对财产保全异议的审理,一般情况是在受理后七日内作出。企业可根据法院的异议审结果,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必要申请复议。
第三步:与对方协商,寻求解封
在查明被保全原因并积极应对诉讼的同时,企业也可尝试与申请保全的对方协商,寻求解封财产。此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能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可联合申请法院解除保全。或在协商过程中,了解对方需求,寻求改变保全方式,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财产保全有明确规定。其中,第二百零三条对企业应对财产保全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持:
“被保全财产的持有人,有权向实施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提出异议。对异议,应当由人民法院在七日内审查决定是否解除或者变更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应当接受当事人关于变更保全措施的申请。”
同时,第二百零四条也对财产保全的复议程序作出规定:
“被保全的人认为保全有错误的,有权在接到保全通知七日内,向实施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提出复议申请,请求解除或者变更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审查结论,并通知申请人和被保全的人。”
A公司与B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因某笔订单发生纠纷,B公司以A公司可能“跑路”为由,向法院申请对A公司账户进行财产保全。
A公司财务部在银行查询到账户被冻结后,立即向法院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资金充裕,无“逃废债”意图。同时,A公司还与B公司进行沟通,说明情况,并表达了积极应诉的意愿。
最终,在A公司合法合规的操作下,法院解除了对公司账户的保全措施,企业资金恢复运转,避免了巨大损失。
企业经营中,需及时关注公司被申请财产保全的情况,不要放任不管,以免造成更大损失。通过上述途径快速查证,并采取合法应对措施,确保企业运营平稳有序。同时,也应积极合规经营,规避法律风险,减少被申请财产保全的可能。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