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贷诉前财产保全伎俩
时间:2024-06-20
##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小额贷款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借款人逾期、逃废债等现象的增加,给小贷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小贷公司在诉讼前申请财产保全成为了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手段。然而,一些借款人为了逃避债务,会采取各种伎俩来对抗财产保全,给小贷公司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小贷诉前财产保全中常见的借款人伎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 二、小贷诉前财产保全概述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前或进行中,为防止当事人(主要是被告)转移、隐匿、挥霍财产,从而导致将来生效判决无法执行,依法采取的限制当事人财产处分权利的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能够得到顺利执行的一种保障制度。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采取的保全措施。
对于小贷公司而言,诉前财产保全具有以下意义:
1. **防止财产流失,保障债权实现**: 通过冻结借款人的银行账户、查封房产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其转移、隐匿财产,为将来法院判决的执行提供保障。
2. **增加诉讼筹码,促使借款人还款**: 财产保全会对借款人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迫使其主动与小贷公司协商还款,提高案件的调解成功率。
## 三、借款人对抗财产保全的常见伎俩
为了逃避债务,一些借款人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对抗小贷公司的财产保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转移财产**
这是借款人对抗财产保全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收到法院传票或得知小贷公司可能申请财产保全后,借款人会迅速将名下的银行存款、车辆、房产等转移到配偶、亲戚朋友名下,甚至通过虚假交易的方式将财产转移给无关人员,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
**2. 隐匿财产**
借款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隐匿财产,例如将现金藏匿家中、将贵重物品存放在他人处、将公司股权质押给第三方等,使小贷公司难以发现和查封。
**3. 提前消费**
一些借款人会在得知可能被起诉后,突击进行大额消费,例如购买奢侈品、旅游、大额还款信用卡等,将资金转化为无法被追回的消费,造成事实上的资不抵债。
**4. 虚构债务**
借款人会与他人串通,虚构债务关系,例如伪造借条、签订虚假合同等,企图通过“债务抵消”的方式逃避小贷公司的债务。
**5. 恶意提起诉讼或仲裁**
部分借款人为拖延时间,会以各种理由恶意提起诉讼或仲裁,要求小贷公司返还已支付的利息、违约金等,以此拖延小贷公司申请财产保全的时间,为自己转移、隐匿财产争取时间。
## 四、小贷公司防范财产保全风险的措施
针对借款人对抗财产保全的伎俩,小贷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 **做好贷前调查**
小贷公司在放款前应做好充分的贷前调查,核实借款人的身份信息、财产状况、信用记录等,尽量选择信用良好、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借款人。同时,可以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如央行征信系统、互联网法院等,查询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诉讼记录等信息,全面评估借款人的风险等级,降低贷后风险。
2. **完善合同条款**
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借款人的还款义务、违约责任以及小贷公司有权采取的保全措施等,并对借款人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进行约束,为日后申请财产保全提供法律依据。
3. **密切关注借款人动态**
在借款期间,小贷公司应密切关注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变化,定期进行贷后跟踪调查。一旦发现借款人有逾期还款、失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催收、诉讼等,防止损失扩大。
4. **及时申请财产保全**
在发现借款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迹象时,小贷公司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财产进一步流失。在申请财产保全时,要选择合适的保全标的和保全范围,并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借款人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
5. **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在处理诉前财产保全的过程中,建议小贷公司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收集有利证据,并协助小贷公司办理相关法律手续,提高案件的胜诉率,最大限度地维护小贷公司的合法权益。
## 五、结语
小贷诉前财产保全是一项复杂的法律程序,需要小贷公司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防范风险。通过加强贷前调查、完善合同条款、密切关注借款人动态、及时申请财产保全、寻求专业律师帮助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财产保全风险,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