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政策最新规定财产保全
时间:2025-05-03
在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往往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离婚诉讼过程中采取财产保全的措施十分重要。那么,离婚时如何申请财产保全?离婚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效力有哪些?最新离婚政策又有哪些相关规定呢?下面将为您一一解答。
当夫妻一方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担心另一方隐匿、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认为对方可能损害自己享有的夫妻共同财产权益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财产保全申请书:写明申请保全的理由、请求、范围和期限等; 身份证明: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 夫妻关系证明:如结婚证、户口本、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的证明等; 财产证明:如房产证、车辆登记证书、银行存款证明等; 担保书: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可以提交现金、银行保函、担保书等。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或执行局提交申请,人民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保全措施。
离婚财产保全的范围主要包括:
银行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可以申请冻结; 房产:可以申请查封,禁止转移、抵押、出租等; 车辆:可以申请扣押或禁止转移、抵押、过户等; 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可以申请冻结; 贵重物品:如金银珠宝、名表、名画等,可以申请扣押或禁止转移、变卖等; 经营性财产:如公司股权、企业财产等,可以申请冻结或扣押。离婚财产保全的效力一般从人民法院作出保全裁定之日起生效。被保全人或利害关系人对保全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离婚财产保全的效力主要包括:
禁止处分效力:被保全人不得转移、变卖、隐匿、毁损或挥霍被保全的财产; 优先受偿效力:离婚诉讼结束,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并进行财产分割时,被保全的财产优先用于清偿申请人的债务; 执行效力: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直接对被保全的财产进行执行。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离婚财产分割做出了最新规定:
第1072条: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双方共同管理。夫妻一方对夫妻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1079条: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中的房屋、土地、汽车、证券等,可以书面约定由一方管理的,约定管理的财产归双方共同所有。 第1082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1083条: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查询、冻结、扣押、抵债、变价、拍卖、变卖。【案例】
王某与李某于2020年登记结婚,婚后购买了一套房产,登记在李某名下。2022年,两人感情破裂,王某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分割房产。诉讼过程中,王某担心李某转移房产,向人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人民法院裁定查封了李某名下的房产,并禁止其转移、抵押、出租等。离婚诉讼结束后,人民法院根据判决结果对该房产进行了分割。
【分析】
本案中,王某担心李某转移房产,申请了财产保全,人民法院依法对房产进行了查封,禁止了李某的相关处分行为,有效保障了王某的合法权益。离婚财产保全的效力直接影响着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
离婚财产保全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离婚时,夫妻双方对财产分割存在争议,或者一方有转移、隐匿财产嫌疑时,及时申请财产保全非常必要。最新离婚政策对离婚财产分割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权、共同债务的清偿责任等,为离婚财产分割提供了法律依据。离婚时,了解最新离婚政策,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将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离婚后的财产安全。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