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诉讼财产保全的规定
时间:2025-04-16
在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往往是夫妻双方争论的焦点。一方可能会担心另一方隐匿、转移、毁损、挥霍财产,因此,诉讼中财产保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离婚诉讼中财产保全的规定有哪些呢? 如何申请财产保全? 又该如何解除保全呢? 下面将为你一一解读。
离婚诉讼财产保全是指在离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担心对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造成将来的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而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的确保夫妻共同财产安全的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相关规定,离婚诉讼财产保全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查封、扣押、冻结:这是财产保全中最为常见的措施。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及其它占有人所持有的动产、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如房屋、车辆、存款等。
停止转让、抵押、拆封、变更登记:如果被申请人及其它占有人对财产有转让、抵押、拆封、变更登记等行为,人民法院可以裁定禁止。
要求被申请人及其他占有人将财产移交申请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第三人代管: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会指定申请人或者第三人对财产进行代管,以防止财产被转移、隐匿或毁损。
其他措施:人民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必要的财产保全措施,如限制高消费等。
离婚诉讼财产保全的申请一般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书:写明申请保全的理由和请求,以及所保全的财产情况。
身份证明:申请人及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夫妻关系证明:如结婚证、户口本等。
财产证明:如房产证、车辆登记证、存款证明等。
担保书:人民法院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可以是由他人出具的担保书,也可以是由申请人自己提出的自担保。
其他材料:如申请人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或可能,可以一并提交。
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财产保全的申请后,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审查:人民法院会对申请书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会通知申请人补正。
裁定:人民法院会根据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在72小时内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
执行:如果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会由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执行。
通知:人民法院会将保全裁定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并通知相关单位协助执行。
离婚诉讼财产保全并非一成不变,在以下情况下,人民法院会解除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准许撤回起诉或者按撤诉处理:如果离婚诉讼在财产保全期间撤回起诉或者按撤诉处理,人民法院会解除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驳回起诉:如果离婚诉讼在财产保全期间被人民法院驳回起诉,人民法院也会解除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判决、调解或者裁定离婚后,申请人申请解除:如果离婚诉讼判决、调解或者裁定离婚后,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解除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认为可以解除的其他情形:人民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解除财产保全。
小张和小王在法院进行离婚诉讼,小张担心小王在离婚诉讼期间转移财产,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在审查了小张提交的材料后,作出裁定,冻结了小王名下的银行账户。小王对法院的裁定不服,认为小张的申请不符合离婚诉讼财产保全的条件。法院在审查后,认为小张提交的材料不足以证明小王有转移财产的行为或者可能,于是解除了对小王财产的保全措施。
离婚诉讼财产保全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保障夫妻共同财产的安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离婚诉讼中,如果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或可能,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在审查后,会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离婚诉讼财产保全的措施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同时,离婚诉讼财产保全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情况下,人民法院会解除财产保全。因此,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充分利用离婚诉讼财产保全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