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全财产人是谁?
被保全财产人是指在保全程序中,其财产被司法机关依法冻结、查封等措施暂时限制处分和其他权利的行使,以确保未来判决能得到执行的人。
被保全财产人的确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凡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都可以被确定为被保全财产人:
- 可能对申请保全的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的。
- 有证据证明有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等行为的。
- 因违约行为或损害行为导致债务到期尚未清偿的。
被保全财产人的权利
被保全财产人在保全期间仍拥有以下权利:
- 知悉财产被保全的情况和原因的权利。
- 申请解除或变价保全财产的权利。
- 因保全措施遭受损失时,要求申请人赔偿的权利。
保全财产的种类
可以被保全的财产包括:
- 动产和不动产(如房屋、土地、车辆等)。
- 银行存款和证券。
- 债权和股权。
- 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保全财产的措施
保全财产的措施主要包括:
- 冻结银行存款。
- 查封不动产和动产。
- 禁止转让股权和债权。
- 禁止变更知识产权的登记和使用。
保全财产的解除
保全财产的措施可以在以下情形解除:
- 申请保全的人申请解除的。
- 被保全财产人提供担保的。
- 法院认为保全措施不再必要且无正当理由维持的。
保全财产的变价
如果保全期间判决生效并要求被保全财产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保全财产可以被变现执行判决。变价程序一般包括:
- 评估保全财产的价值。
- 拍卖或变卖保全财产。
- 将变价所得用于支付赔偿款项。
常见的误区
在保全财产程序中,经常存在一些误区,例如:
- **误以为保全财产就是没收财产。**保全财产只是限制财产的处分权,而不是剥夺所有权。
- **误以为被保全财产人一定是违法的。**不一定,被保全财产人也有可能是正当防卫或受害人。
- **误以为保全财产的措施不可撤销。**保全财产的措施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解除的。
结语
保全财产制度是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旨在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将来判决的顺利执行。被保全财产人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司法机关在实施保全措施时,也应当遵循法律规定,保障被保全财产人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 : 财产保全包括查封么嘛
下一篇 : 财产保全责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