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期间可以财产保全吗?
前言
分居是指夫妻双方由于多种原因而暂时分开居住,但婚姻关系并未解除。在此期间,如果一方当事人担心另一方转移或隐匿夫妻共同财产,损害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财产保全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7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7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财产保全的适用范围
分居期间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范围包括:
- 夫妻共同财产
- 另一方名下的财产,但有证据证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
- 另一方名下的财产,虽登记为个人财产,但有证据证明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
需要注意的是,夫妻个人财产一般不属于财产保全的范围。但如果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至个人名下,损害其合法权益的,也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的申请条件
分居期间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申请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是合法夫妻,且处于分居状态
- 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存在转移、隐匿、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或者有证据证明另一方有造成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能
财产保全的程序
分居期间申请财产保全的程序包括:
- 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
- 提供证据材料
- 人民法院审查
- 人民法院裁定
- 执行保全措施
1. 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的财产保全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 申请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所、联系方式
- 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所、联系方式
- 分居原因和时间
- 申请保全财产的具体名称、数量、价值
- 申请保全的理由和证据
2. 提供证据材料
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其申请财产保全的理由成立。证据材料可以包括:
- 证明夫妻关系的结婚证
- 证明分居的证据,如分居协议、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证明
- 证明对方转移、隐匿、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据,如银行流水记录、转让合同、证人证言
- 证明对方有造成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能性的证据,如对方的收入证明、债务证明
3. 人民法院审查
人民法院收到财产保全申请书和证据材料后,应当及时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 申请人的诉讼主体资格
- 申请保全的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是否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转移、隐匿、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或者有证据证明对方有造成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能
4. 人民法院裁定
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申请人符合财产保全条件的,应当裁定准予财产保全。裁定书应当载明:
- 准予或不准予财产保全的理由
- 保全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
- 保全方法
- 保全期间
5. 执行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后,应当及时执行保全措施。执行保全措施的方法主要包括:
财产保全的解除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如果以下情况之一,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 申请人撤回申请
- 申请人未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 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认为继续采取保全措施不必要的
注意事项
在分居期间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及时申请。一旦发现对方有转移、隐匿、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或者有证据证明对方有造成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能,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 提供充分的证据。申请财产保全时,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申请的原因成立。否则,人民法院可能不会准予财产保全。
- 承担相应的责任。申请财产保全后,如果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未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或者不能证明申请保全的原因成立,申请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论
在分居期间,如果一方当事人担心另一方转移或隐匿夫妻共同财产,损害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满足法定条件并遵循相关程序。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审查申请,决定是否准予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对于保护分居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上一篇 : 法院起诉财产保全顺序
下一篇 : 被网贷平台申请财产保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