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纷两万元会不会保全财产
时间:2024-05-23
纠纷中是否存在保全财产需要,一方面与纠纷标的金额有关,另一方面与当事人申请的实际情况有关。法律规定对没有担保能力的人或者有证据证明其有转移财产、抽逃资金、隐匿财产等逃避债务行为的,以及有高度可能发生上述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保全申请人的财产。因此,纠纷标的金额是否达到保全的标准并非唯一衡量标准,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也很重要。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争议标的金额在五万元以下的,保全财产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对于纠纷标的金额较小,但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转移、隐匿或毁损财产等逃避执行行为的,可以申请法院保全财产。
另外,对于两万元的纠纷,若当事人申请保全的金额较小,如仅申请保全数百元或数千元,法院一般也会予以保全。这是因为此类情况下,保全财产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一旦债务人逃避执行,申请人将很难实现自己的合法权利。
对于需要申请财产保全的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人民法院收到申请材料后,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财产的,应当立即执行。
人民法院保全财产的范围应限于与申请请求有关的财产,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此外,下列财产不得保全:
人民法院在执行保全时,应当保障债务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基本生活需要,实现债务人利益与申请人利益的平衡。
申请保全财产的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当立即执行。
保全财产后,需要对保全的财产进行妥善保管,防止被申请人转移或毁损财产。保全财产的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几类:
对于已经执行的保全措施,当事人如有异议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申请。执行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对异议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属实的,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当事人申请保全财产时,应当预交保全费用。保全费用包括执行费、保管费、评估费等。保全费用的具体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性质、金额、保全措施等因素确定。
当事人申请保全财产,保全措施执行完后,如果申请人的诉讼请求被人民法院裁定为全部或部分不成立,或者虽然被裁定成立但未实际执行的,申请人应当返还原保全的财产,并赔偿被保全人因此遭受的损失。
对于两万元的纠纷,当事人是否申请保全财产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如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转移、隐匿或毁损财产等逃避执行行为的,建议及时申请财产保全,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保全财产是一项严格的法律程序,当事人在申请时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否则法院不会予以保全。此外,当事人在申请保全时,应当预交保全费用,并及时执行保全措施,以避免保全效果落空。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