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申请财产保全提出复议
时间:2025-04-30
在诉讼过程中,财产保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制度。申请财产保全可以有效保障胜诉判决的实现,避免判决难以执行的情况。但在实践中,财产保全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被错误地申请或滥用。此时,被申请人可以依法提出复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什么是财产保全?被申请财产保全应该如何提出复议?复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将为你一一解答。
财产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采取措施,对相关的涉案财产予以暂时保护,以保证将来判决能够得到顺利执行的一项诉讼制度。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由此可见,财产保全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将来判决的顺利执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被申请财产保全的复议,是指被申请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向原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撤销或者变更原财产保全裁定的诉讼活动。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被申请财产保全复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书存在违法情形;
2.被申请人提出复议的请求是合法的,应符合法定情形;
3.复议申请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
被申请财产保全复议的流程如下:
1.准备阶段:被申请人需要准备好复议申请书、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书、相关证据材料等;
2.提交复议申请:被申请人需要向原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复议申请书及相关材料,申请人民法院审查;
3.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受理复议申请后,将对复议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查。若符合条件,则进入复议审理阶段;
4.复议审理:人民法院将通知双方当事人参加复议审理,被申请人可以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并提交相关证据;
5.人民法院作出复议裁定:人民法院将根据复议审理的情况,对原财产保全裁定进行维持、变更或者撤销。人民法院作出的复议裁定书将送达双方当事人;
6.复议裁定的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复议裁定书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复议裁定书的内容执行。
在财产保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复议申请的提出:被申请人需要在收到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复议申请,逾期将被视为放弃复议权利;
2.复议申请的人民法院:被申请人可以向原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复议申请,选择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复议申请书及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副本;
3.复议申请的理由:被申请人需要在复议申请书中详细陈述复议申请的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证明。被申请人可以从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书存在违法情形、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等角度提出理由;
4.复议申请的审理:人民法院受理复议申请后,将对原财产保全裁定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开庭审理,被申请人应积极参加审理,充分表达意见和理由;
5.复议裁定书的效力:人民法院作出的复议裁定书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复议裁定书的内容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复议裁定书一般不得再次提出复议申请。
综上所述,被申请财产保全复议是指被申请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依法向原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撤销或者变更原财产保全裁定的诉讼活动。被申请人需要在收到财产保全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书存在违法情形。人民法院将对复议申请进行审查和审理,并作出复议裁定书。复议裁定书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其内容执行。被申请人需要注意复议申请的提出时间、人民法院的选择、复议理由的陈述等问题,充分行使复议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