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犯专利权 财产保全
时间:2024-06-21
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屡禁不止,给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巨大损害。为了有效制止侵权行为,及时挽回损失,财产保全制度成为了专利维权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法律手段。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了专利法所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行为。常见的侵权行为包括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侵犯专利权的产品等。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程序开始前或进行中,为防止当事人(主要是被告)转移、隐匿、损毁财产,以逃避债务履行义务,保障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到顺利执行而依法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专利侵权案件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专业技术性强,取证难、周期长; 侵权行为隐蔽性高,赔偿数额确定难; 侵权人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特点导致权利人在诉讼中往往面临着“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的尴尬局面。而财产保全制度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冻结、查封侵权人的财产,防止其转移、隐匿财产,从而为最终判决的执行提供保障,切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专利侵权案件中,权利人可以申请的财产保全措施主要包括:
冻结银行存款:冻结侵权人在银行的存款,限制其对账户资金的使用。 查封、扣押动产:查封、扣押与侵权行为有关的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等动产。 查封不动产:查封与侵权行为有关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 冻结其他财产:例如股票、股权、知识产权等。申请财产保全并非无条件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
申请人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 必须提供相应的担保。申请财产保全需要向法院提供担保,以防止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 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例如,必须有明确的申请对象、请求和事实、理由,申请的财产保全措施必须与案件争议的标的额相适应等。申请专利侵权财产保全,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书面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包括:
身份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身份证等。 专利权属证明:如专利证书、专利登记簿副本等。 侵权证据:如侵权产品的实物、照片、销售记录、公证书等。 财产线索:如银行账号、房产证号等。 担保情况说明:如提供担保函、保证金等。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并在法定的期限内作出裁定。如果法院裁定准许保全申请,则会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
财产保全制度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权利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在面对侵权行为时,权利人应积极主动地寻求法律保护,及时申请财产保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最终获得应有的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财产保全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法律程序,建议权利人在申请财产保全前,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获得专业的法律指导,以确保程序合法合规,提高维权成功率。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