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产权怎样进行财产保全
时间:2025-04-16
小产权房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购房者提供住宿解决方案,但此类房屋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小产权房屋一般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出卖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而购买小产权房屋后,可能面临房屋被拆除、无法办理房产证等法律风险。因此,在购买小产权房屋时,一定要谨慎考虑,并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以保护自身权益。小产权房屋虽然有各种坑,但如果你对小产权房屋有兴趣,那就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财产保全吧!
一、小产权房屋的定义及法律风险 小产权房,是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卖给个人或企业,由购买者投资建造房屋,并取得房屋所有权,但土地使用权仍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这种房屋虽然具有房屋所有权,却没有土地使用权,只具有「小产权」。
小产权房屋存在许多法律风险:
安全隐患:小产权房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建筑质量难以保障,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无法办理房产证:小产权房屋因不符合国家土地管理法规,不能为购房者办理房产证,也就意味着购房者无法享受相关房产权益。 房屋拆迁风险:由于小产权房屋大多处于城市规划边缘地区,随时可能面临被拆除的风险。 交易风险:小产权房屋买卖存在一定争议,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购房者发生纠纷时,可能被要求返还房屋,或支付高额补偿。二、小产权房屋财产保全的途径 尽管小产权房屋有各种法律风险,但若你已购买或准备购买小产权房屋,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对财产进行保全:
尽早办理不动产登记
:虽然小产权房屋不能办理一般意义上的房产证,但可以办理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权证书具有合法性,能一定程度保障你的财产权益。在购买小产权房屋时,建议尽早办理不动产登记,及时固定财产权属。
办理流程为:准备购房合同、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房屋测绘报告等材料,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登记,缴纳相关费用,审核通过后,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要求卖方提供担保:在购买小产权房屋时,可以要求卖方提供相应的担保,如要求卖方出具书面保证,承诺房屋不会被拆除,或发生纠纷时,卖方负责赔偿等。虽然此种担保方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购房者权益。
慎重选择购买对象:小产权房屋的合法性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在购买时应尽量选择有合法手续、可靠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开发商,并注意核实其是否为真正业主。最好避免从二手房中介处购买,以防遇到产权纠纷。
确认房屋是否被抵押:在购买小产权房屋前,应注意核实房屋是否被抵押给他人。可以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或房屋所在地的村委会、镇政府等部门,查询房屋是否有抵押情况。
注意存量房转让限制:存量房即二手房,一些城市对存量房转让有严格限制。购买二手小产权房屋时,应了解当地政策,注意审查原业主是否有合法的转让权利。
实地考察、谨慎付款:实地考察小产权房屋,了解周边环境及房屋质量。在签订合同前谨慎付款,可分多次付款,留有余地。在确定无纠纷或风险时,再支付剩余款项。
保留充分证据:购房过程中,应保留所有与卖方之间的沟通记录、合同协议、缴费凭证等材料,以备出现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
了解当地政策:小产权房屋政策因地而异。购房者应了解当地政府对小产权房屋的态度、相关规定及未来发展趋势,谨慎购买。
三、典型案例
以北京为例,某购房者在2013年购买了某村集体土地上的小产权房,并和村委会签订了买卖合同。购房者支付了全部房款,但一直没有办理房产证。2018年,该购房者收到村委会的通知,要求拆迁房屋并补偿一定费用。购房者诉至法院,要求村委会继续履行合同、返还房屋。
法院经审理查明,村委会出卖集体土地使用权时,并未取得乡政府的许可,且购房者也未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不动产登记。因此,法院判定村委会与购房者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并判决拆迁房屋。由于购房者并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所以无法进行财产保全。
四、小结 小产权房屋虽然有价位低、位置较方便等优点,但存在较大法律风险,购房者应谨慎购买。在购买小产权房屋时,可以采取上文提及的途径对财产进行保全,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法律风险。毕竟,小产权房屋始终是违规建筑,可能随时面临拆迁。所以,在购买小产权房屋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谨慎决策,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