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核了可以审请财产保全吗
时间:2025-04-15
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诉讼行为,它可以防止对方当事人通过转移、隐匿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有效保障胜诉方权益。那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原告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而法院尚未对诉状进行复核,这种情况下,法院是否可以审请财产保全呢?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财产,可以采取保全措施:
(一)争议的标的物; (二)当事人双方的财产; (三)担保物及担保物所担保的债权; (四)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财产。同时,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请求的事项,必须具有保证的必要性; (二)被申请人必须有履行义务的可能; (三)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或者申请人提供的担保不足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或者补充足够的担保。此外,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四十八小时内进行审查,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保全条件作出裁定。
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后,首先要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作出裁定。而诉状的复核,是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后,对诉状进行形式审查和内容审查的过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或者上诉状等诉讼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对是否符合法定起诉条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因此,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后,需要在五日内完成对诉状的复核,而对于财产保全的申请,人民法院要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后,需要在五日内完成对诉状的复核,而对于财产保全的申请,人民法院要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
那么,如果原告在提交诉状时同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而法院尚未对诉状进行复核,这种情况下,法院是否可以审请财产保全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审查,主要审查申请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申请人是否提交了必要的证据,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是否充分,被申请保全人是否具有履行能力等。人民法院对申请书及其证据进行审查后,认为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裁定采取保全措施;认为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
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主要是审查申请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以及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并不会涉及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审查。
因此,即使人民法院尚未对诉状进行复核,但原告同时提交了财产保全申请,人民法院仍然可以对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的裁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人民法院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发现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申请理由,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证据。如果申请人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申请。
综上所述,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后,需要在五日内完成对诉状的复核。而对于财产保全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四十八小时内进行审查,并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保全条件作出裁定。如果原告在提交诉状时同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而法院尚未对诉状进行复核,人民法院仍然可以对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主要是审查申请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以及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并不会涉及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审查。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