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财产保全费用标准
导言
诉讼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程序,旨在防止被执行人恶意转让或隐藏财产,确保判决得以有效执行。诉讼财产保全费用是保全措施实施過程中产生的必要支出,其标准的确定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有效开展保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诉讼财产保全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申请保全费:提交保全申请时向法院缴纳的费用,根据保全财产价值或标的额的一定比例收取。
- 执行费:由执行法院收取,用于执行保全措施,如冻结财产、扣押物品等。
- 鉴定评估费:对保全财产进行价值评估或鉴定而产生的费用。
- 保管费:对保全财产进行保管而产生的费用,如仓库租金、看守费等。
- 变价费:将保全财产变卖而产生的费用,如拍卖费、中介费等。
诉讼财产保全费用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因素确定:
- 保全财产价值或标的额:保全财产价值越高,费用标准也相应提高,通常以一定比例收取。
- 保全措施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保全措施所需费用不同,如冻结财产比扣押物品费用较低。
- 保全财产的地域:不同地域的费用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如一线城市费用较高。
- 保全财产的性质:保全财产是动产、不动产还是权利,费用标准也可能不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费用标准。下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执行案件收费办法》为例,对部分保全费用进行说明:
- 申请财产保全费:申请执行财产保全,保全标的额为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每件收取保全标的额5‰的费用;保全标的额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每100万元(不足100万元按照100万元计算)收取保全标的额2‰的费用,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 财产保全执行费:财产保全执行费用,由下列项目构成:
-冻结、扣押、搜查等执行措施费:每人每日120元;
-拍卖、变卖所得款项的提存费:总额的3%;
-代履行费用:按实际发生费用收取;
-财产看管费:房产每日10元至50元,土地每日每亩5元至25元,其他动产每日每件5元至10元;
-寄存费、保管费:按实际发生费用收取,最高不得超过保全标的额的2%;
-凭证、卷宗制作、邮寄费:按实际发生费用收取。
诉讼财产保全费用由申请人预先交纳。保全措施解除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应当将保全费用退还申请人:
- 申请人撤回申请的;
- 受申请人同意解除保全的;
-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保全的;
- 保全措施执行完毕或者保全目的已经实现的;
- 冻结的存款、汇款、扣押的财产依法不予执行的。
对于恶意申请财产保全,给被保全财产所有人造成损失的,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诉讼财产保全费用标准的合理确定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保全措施的有效实施。申请人应根据保全财产的情况,谨慎选择保全措施并预估费用,以便及时预交费用。同时,法院在确定保全费用时,也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费用标准公平公正,避免加重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上一篇 : 如何申请财产保全还交费吗
下一篇 : 财产保全公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