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复议申请不属于听证
简介
财产保全复议申请是一种对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不服的救济途径,其本质上属于复议程序,不属于听证程序。本篇文章将详细阐述财产保全复议申请不属于听证的理由,并分析二者的区别。
财产保全复议申请的性质
财产保全复议申请是当事人对法院在诉讼过程中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审查、撤销或变更该保全措施的一种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财产保全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裁定的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复议程序的特点
复议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 复议主体明确:申请复议的主体是当事人,即案件的诉讼参与人。
- 审查范围有限:复议只能审查法院裁定事实认定的正确性、法律适用的正确性,以及程序进行的合法性。
- 裁决方式多样:复议机关可以维持原裁定,也可以撤销或变更原裁定。
听证程序与复议程序的区别
听证程序与复议程序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目的不同:听证程序的目的是为当事人提供陈述意见、表达主张的机会,而复议程序的目的是审查法院裁定的合法性、正确性。
- 审查方式不同:听证程序主要通过口头质证、现场勘查的方式进行审查,而复议程序主要通过书面审查的方式进行审查。
- 参加主体不同:听证程序的参加主体包括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及法庭指定的人员,而复议程序的参加主体仅限于当事人。
- 裁决方式不同:听证程序的裁决方式是裁定,而复议程序的裁决方式可以是裁定、决定或调解书。
财产保全复议申请不属于听证的理由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财产保全复议申请不属于听证的理由如下:
- 复议申请的目的不符合听证程序的目的:财产保全复议申请的目的是审查裁定的合法性、正确性,而非为当事人提供陈述意见、表达主张的机会。
- 复议程序的参加主体不符合听证程序的参加主体:财产保全复议申请的参加主体仅限于当事人,不包括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员。
- 复议程序的审查方式与听证程序的审查方式不同:财产保全复议申请采用的是书面审查的方式,而非听证程序惯用的口头质证、现场勘查的方式。
复议机关在处理财产保全复议申请时的程序
复议机关在接到财产保全复议申请后,一般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 审查受理条件:审查申请主体是否具有资格、申请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调查核实:根据申请情况,对原裁定作出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程序进行进行调查核实。
- 作出裁决: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复议机关可以作出维持原裁定、撤销原裁定或变更裁定的决定。
结语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复议申请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程序与听证程序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不属于听证程序。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措施不服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复议程序提出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复议机关在处理财产保全复议申请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利。
上一篇 : 不知道资产怎么保全财产
下一篇 : 保全财产第三人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