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离婚立案财产保全?
离婚立案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离婚诉讼案件时,为防止一方当事人转移、变卖、毁损、隐匿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个人财产,而采取的一种保全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保障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
- 申请人应为离婚诉讼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
- 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转移、变卖、毁损、隐匿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个人财产的行为,或者有重大转移、变卖、毁损、隐匿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个人财产的可能。
- 申请应在离婚诉讼立案后提出。
申请材料
- 离婚立案申请书或起诉状。
- 申请财产保全的申请书,详细说明保全原因、保全标的、保全方式。
- 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转移、变卖、毁损、隐匿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个人财产行为或可能性的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财产清点清单等。
保全方式
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保全方式:
- 财产查封: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房产、车辆等财产。
- 扣留证件:扣押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
- 限制出境:禁止当事人出境。
- 被保全人需提供担保:提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有担保能力的担保人。
保全程序
-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
- 法院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将裁定执行财产保全。
- 被保全人在收到财产保全裁定后,应立即停止转移、变卖、毁损、隐匿财产。
- 如被保全人违反保全裁定,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财产保全,情形包括:
- 保全申请不符合条件。
- 保全措施对当事人的生活或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 保全财产已经足以满足离婚诉讼中的夫妻共同财产分配或个人财产分割的需要。
法院在审查申请后,符合撤销条件的,将裁定撤销财产保全。
注意事项
- 财产保全是一种临时措施,不影响民事诉讼的审理结果。
- 申请财产保全应提供充分的证据,否则可能被驳回申请。
- 被保全人违反财产保全裁定的行为,可能构成民事违法,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财产保全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离婚立案财产保全的意义
离婚立案财产保全有利于保障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避免一方当事人转移、变卖、毁损、隐匿财产,对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离婚诉讼的公正裁决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 怎样判定财产保全侵权案件
下一篇 : 申请个人财产保全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