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产保全裁定几日内
时间:2024-05-23
财产保全是指对于已经合法享有或者可能合法享有的民事权利遭受或即将遭受实际损害,在无需提起诉讼或已经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被告的财产进行保全的行为。财产保全裁定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查申请人申请保全财产的请求后,对是否采纳保全措施作出的裁判文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的申请,应当在收到申请后10日内作出裁定。裁定书应当在作出后送达当事人。
需要注意的是,10日的时间范围是从人民法院收到申请之日起计算的,而不是从申请人提交申请之日起计算的。如果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备,需要申请人补正的,则裁定的时间范围将从材料补正齐备之日起计算。
财产保全裁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财产保全裁定一经送达,立即生效。当事人可以对财产保全裁定提出异议。异议应当在裁定书送达后10日内提出。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异议后5日内作出裁定。
如果人民法院驳回申请人的申请,申请人可以对驳回裁定提出上诉。上诉应当在裁定书送达后10日内提出。
《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根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情况,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禁止转让或者处分财产等方法。
人民法院在作出财产保全裁定时,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担保的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被保全财产的价值和保全措施的性质确定。
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方式可以是:
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后,可以随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解除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作出裁定。裁定解除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解除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也可以在以下情形解除保全措施:
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如果财产保全是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因此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同时,被申请人也可以对申请人提出损害赔偿之诉。
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财产保全过程中徇私枉法、玩忽职守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纪律责任。
相关知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