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服财产保全裁定怎么办
时间:2025-05-01
在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是申请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但有时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不符合申请人的期望,甚至可能损害申请人的权益。那么,收到这样的裁定后,申请人该怎么办呢?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诉讼过程中,为保障将来的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依法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所采取的暂时扣押、冻结或者禁止转让、抵押、出租等处置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2条、第93条的规定,由当事人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决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当作出财产保全裁定书,由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人民法院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一般应当通知利害关系人参加。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不服财产保全裁定,是指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不认可,认为裁定错误或不当,希望予以纠正或撤销。常见的不服财产保全裁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裁定事实认定错误:法院未全面查清事实,或对关键事实认定错误,导致保全裁定错误。
适用法律错误:法院未正确适用法律规定,或对法律理解和适用出现偏差,导致保全裁定不恰当。
程序违法:法院在保全裁定过程中,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出现违法情形。
保全措施不当:法院采取的保全措施超出必要范围,或对申请人的权益造成过大影响。
担保不足: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但申请人提供的担保不足以保障被申请人的权益,或担保不符合法定形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不服财产保全裁定,可以申请复议或提出执行异议。具体操作如下:
申请复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财产保全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裁定。复议期间,不停止原裁定的执行。
提出执行异议:财产保全裁定已经开始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有异议的,可以提出执行异议。执行异议应当以书状提出,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对执行异议成立,需要变更或者撤销裁定的,应当自异议提出之日起7日内,作出变更或者撤销裁定的裁定。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复议或提出执行异议,并不会停止财产保全裁定的执行。如果财产保全涉及银行存款冻结,银行在收到裁定后,会立即进行冻结操作,复议或异议期间不会解除冻结。
在申请复议或提出执行异议时,需要明确提出复议或异议的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常见理由主要有:
裁定事实不清:需要说明哪些事实未得到查明,或哪些事实认定有误,并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
适用法律错误:需要指出法院适用法律的错误之处,并阐明正确的法律适用意见。
程序违法:需要列明法院在保全裁定过程中出现的违法程序行为,并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
保全措施不当:需要说明保全措施超出必要范围或对申请人造成过大影响的具体情况,并提供相应证据证明。
担保不足:需要说明担保不足以保障被申请人权益或担保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具体情况,并提出补充担保或变更担保方式的意见。
在申请复议或提出执行异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复议或异议期限:申请复议的期限为3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计算;提出执行异议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但应尽早提出,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复议不停止执行:申请复议或提出执行异议,并不会停止财产保全裁定的执行。如果需要暂时停止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暂时停止执行,并提供相应担保。
证据充分:复议或异议理由必须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并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如果仅以口头陈述或主观臆断为依据,法院可能不予支持。
程序合法:申请复议或提出执行异议,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提交申请书或书状、提供证据材料等,并按照法院要求参加相关庭审或听证。
尊重法院决定:法院对复议或执行异议作出决定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应当尊重法院决定,不得无故拒不履行。如果对复议或异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
某公司因合同纠纷,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冻结对方公司银行账户。法院审查后,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冻结对方公司银行账户100万元。但某公司认为保全措施不足,申请复议,要求冻结对方公司银行账户200万元。法院审查后,认为某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需要保全200万元,裁定驳回复议申请。某公司不服,提出执行异议,并提供新的证据证明需要保全200万元。法院审查后,认为新证据能够证明需要保全200万元,裁定撤销原保全裁定,作出新的保全裁定,冻结对方公司银行账户200万元。
不服财产保全裁定,可以申请复议或提出执行异议。申请复议的期限为3日,复议期间不停止原裁定的执行。提出执行异议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但应尽早提出。申请复议或执行异议时,需要明确提出理由,并提供相应证据材料。法院对复议或执行异议作出决定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应当尊重法院决定,不得无故拒不履行。
相关知识阅读